近日,位于市城区行政南小区的爱民感恩文苑迎来了一群小学生。他们是市油田第五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趁暑假前往聆听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濮阳分会会长李爱民讲述自己的从军岁月和志愿故事,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今年暑假以来,先后有市实验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市子路小学、市油田第四小学等多所学校的学生,到李爱民创办的爱民感恩文苑,倾听感恩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滋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深厚情怀。
今年82岁的李爱民,1959年参军入伍,1961年在部队入党。转业到地方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是工作上的积极分子,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退休后,李爱民不愿当“闲人”,总想为社会做点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调研时的一句话,引起了读报的李爱民的注意:“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
“这话说得太好了!报效祖国的心不就是感恩的心吗?”李爱民一下子有了目标:退而不休,身体力行传播感恩文化。
说干就干,李爱民拿出自己的存款,先后在滑县老家、濮阳市城区益民路建起爱民文化大院,积极组织开展感恩文化进校园活动。市实验小学、市一中、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都留下了他宣传感恩文化的足迹。在李爱民火一般热情的感召下,我市不少文化、教育界名人和部分退休干部,纷纷加入感恩文化传播队伍中。
为进一步促进感恩文化的广泛传播,李爱民多方奔走筹备,于2018年10月27日组建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濮阳分会。李爱民不仅请人创作出了128个字的《感恩词》,而且在自己家办起了爱民感恩文苑。
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濮阳分会成立后,李爱民与志愿者一起,利用学雷锋日、建党日、建军节、劳动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以及道德文化大讲堂、能力作风大讲堂等平台,多次深入机关和社区,宣讲感恩文化,教育人们常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之心,逐渐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排头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爱民与濮阳分会成员商议后,决定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志愿服务进基层活动。感恩文化志愿者走进全市100个村庄,为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理论,提供体检、理发、家电维修等免费服务,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感恩文化教育讲座,让很多村民听得直掉眼泪。2020年8月到2021年年底,此项活动累计举办120场次,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同时,在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下,李爱民分别牵头成立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全力参与我市志愿服务事业。
近10年来,李爱民几乎将所有时间和精力、财力投入感恩文化传播和志愿服务中,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他先后获评濮阳市“最美退役军人”“最美老干部”等荣誉称号。本报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