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专题栏目 > 寻访抗战印迹 传承复兴力量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为“武联防”立传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8-27 09:08:49   

“我希望把‘武联防’的抗战故事记录下来,教育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今天生活的地方,是祖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净土。”8月25日,在位于南乐县千口镇张庄集村的“武联防”纪念馆,杜怀恩说起自己撰写《红色印记——全民抗战“武联防”》文稿时,语气中透着自豪与责任。

今年79岁的杜怀恩,是南乐县千口镇杜家村村民,也曾是本村小学的教师。抗日战争时期,武工队队员王新泽就住在他家。在家中,他经常听母亲讲述中国共产党秘密开展地下工作的往事。久而久之,他家便成了秘密联络站。受母亲的启发,他萌生了系统整理 “武联防” 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与日寇英勇作战事迹的想法,以此教育后人、激励后人。

从1967年开始,杜怀恩便利用周末时间,多次拜访 “武联防” 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聆听他们讲述杀鬼子、除汉奸、火烧敌人炮楼等惊天动地的英勇事迹,并将采访内容逐一记录。若是白天无暇,他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整理撰写,不知不觉间已完成10万字文稿,分为上下两集,其中上集目前已出版。

“采访整理‘武联防’事迹,并非上级交代的必办任务,而是我发自内心的行动。为记述那段难忘的岁月,用史实教育、激励子孙后代而写,这便是我采访整理创作的初衷。”杜怀恩说。

和杜怀恩一样,千口镇政府工作人员安红旭近年来也致力于为“武联防”立传。不同的是,他的笔触聚焦于整个千口镇。安红旭依据千口镇群众提供的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烈士遗属线索,以及“武联防”战士的手稿与口述资料,同时参考《南乐县志》《中国共产党濮阳市历史》《中国共产党南乐县组织史资料》等书籍,整理编撰出《千口抗日英雄谱》,“武联防”相关内容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生活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深感自豪,希望自己整理的这些资料,能为宣传千口、教育后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安红旭说。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郭敏 李欢 刘佳惠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