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这里的环境,周末可以安静地写作业,累了还能在这里看书,书的种类很多。”7月3日下午,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学生王凌薇对美和熹阅书社赞不绝口。
王凌薇口中的美和熹阅书社位于南乐县城一行路美和湖畔,是一家集公益性、社会性、休闲性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这座被誉为“城市文化会客厅”的书社,以其温馨雅致的环境和丰富的藏书,成为当地青少年流连忘返的文化绿洲。
书社采用智能化管理,精心划分儿童绘本区、青少年阅读区、自习室等五大功能区,1.2万余册精品图书通过阶梯式分龄书架有序陈列。自开放以来,书社不仅成为阅读胜地,而且通过举办非遗手作、科普实验等特色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沿南乐县马颊河湿地公园漫步,一座通体透明的玻璃书屋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它便是南乐县图书馆西湖智慧书屋,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氛围安静,已逐渐成为南乐群众读书看报的最佳选择。
在这座80平方米的“文化明珠”内,3000余册图书按人文、历史、经济、少儿等分类摆放,一目了然;左边的阅览区内,一排桌椅整齐摆放,旁边是自助借还机和还书箱。智慧书屋的“智慧”之处还体现在智能技术应用上——开馆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机便可遥控馆内的灯光和空调、湿度,使其自动调节到最佳状态,让读者享受舒适的阅览环境。
在南乐县城中心,南乐农商银行与当地文化部门共同打造的“书吧银行”别具一格。古色古香的空间内,智能安防系统与3000册精选图书相得益彰。特别设计的仓颉文化墙,让群众在办理金融业务之余,领略汉字起源的深厚底蕴,实现了金融服务与文化熏陶的完美融合。
如今,漫步在南乐县城的大街小巷,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宛如明珠般点缀其间,为仓颉故里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近年来,该县以“文化惠民、服务群众”为宗旨,创新打造一批集阅读、休闲、教育、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构建起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让文化服务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之中。在这片文化沃土上,一幅“处处有书香、时时可阅读”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南乐县已建成包括26个村史馆、3个城市书房、5个红色纪念馆等在内的多元化文化矩阵。“我们将继续探索‘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建设模式。”该县文广体旅局局长李京芳表示,将通过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故事、有特色”的文化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成为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旅融合、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支撑。本报记者 宋仁志 通讯员 贾红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