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文字稿:
二月二,龙抬头!《龙年龙都龙迹》栏目
带你开启寻龙之旅的第一站:中华第一龙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随便给个孩子看,就一眼指出,那是条龙。为什么把它称为是中华第一龙呢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这是龙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对,这又是一条龙。
那么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这样组合呢?
濮阳的龙乡是由此而得来的。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今年是甲辰龙年,濮阳又被称为华夏龙都,今年我们开设的《龙年龙都龙迹》栏目将为您在濮阳,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寻龙之旅。
来看中华第一龙的人多吗今年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是呀,因为我们中国人嘛,习惯把自己称为是龙的传人,来濮阳看“龙”的人自然是非常的多的,那么今天我就带您去看一看中华第一龙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我们现在在这个展台上所看到的,就是咱们濮阳在1987年出土的蚌塑龙虎图案,这三组图案呢,分别是我面前的第一组,中间是第二组,后面的两个图像加在一起是第三组。当时他们在发掘现场是呈南北方向一字形排开,彼此之间还间隔有20多米的距离。而我们今天展厅局限,所以把它集中在一起进行陈列的。那么我们面前所看到的就是第一组蚌图,你会看到呢,它是位于一座墓葬中,这位墓主人居中,头南足北,年龄在53岁左右,是一位男性,身长1.79米,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两侧,用这种蚌壳摆塑而成的动物形象。您看呢它的西侧呢,是一只虎,四肢交替,尾下垂,头微低。仔细看头部还是张口露齿的样子,非常的生动。那么我们再来看墓主人的东侧,这片您所看到的就是我们说的中华第一龙,那么为什么把它称为是中华第一龙呢,是因为它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年代较早距今已有6460年,正负135年的误差,那么6400多年前的时候,人们能用蚌壳摆塑出这么精美的图案,至今也尚属首次发现。您看这条龙,它具备有我们说刚才说的龙,这个蛇的身体,那么它的爪呢很有特点,是尖长的,分出去的。我们说它呢是鹰爪,那么就对于这种天空中翱翔的鹰的一种崇拜。然后头部呢,很明显呢是有耳朵,然后龙角龙耳,还有这个龙舌的展现。那么细节上来讲,它真的是非常精美的。因为年代久远,因为它的像我们今天的龙,然后又那么的精美,所以在学术界很多专家就把它誉为是“中华第一龙”。那么也因为中华第一龙的出土,濮阳呢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是“中华龙乡”“华夏龙都”,濮阳的龙乡是由此而得来的。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这是龙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对,这又是一条龙。那么除了龙以外呢,还有一个人,人是在中间用蚌壳摆成的。那个圆形图案,代表人的头部,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两腿骑跨于龙背的上面,【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我们这一组应该是比较早的人乘龙升天的这样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对,应该说是第一组,从图画人和人,这个龙和人在一起的这个形象。那我们再把它连起来看,您看第一组呢墓主人身份的象征,龙虎相伴。第二组是一种祭祀,那么第三组就是一幅墓主人的灵魂升天图。我们中国人喜爱龙,是因为我们的性格中就有龙的精神,龙是集众长,汇万物,求同存异,然后和谐共生。你看这是龙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性格。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是吧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嗯对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发现就是我们这条龙,它更接近于现代我们印象中那个龙的形象。
【同期声】濮阳市戚城博物馆讲解员管亚奇:对的,那么这就是濮阳,作为龙乡,这个龙都,那么作为濮阳人也就在此呢,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各地的朋友,到濮阳来寻龙、看龙。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欢迎大家来龙的故乡,来寻龙听龙的故事。听完中华第一龙的故事,您对于濮阳华夏龙都的称谓,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呢,那我们这期的寻龙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如果您的身边有和龙有关的村庄,人或者物,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把您和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作品首屏截图:
作品视频:
作品文字稿:
《龙年龙都龙迹》寻龙之旅第三站:
濮阳县龙文化公园
【同期声】出镜记者赵春晖:龙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象征,在我们濮阳呢,就有这样一座以“蚌壳龙”为主题,旨在重现远古文明风采的大型龙文化主题公园,我们寻龙之旅的第三站就从这里开始。
【解说词】:公园的总体结构是以飞龙在天为设计蓝本,将濮阳蚌壳龙所体现出的四象星宿含义,贯穿整体设计始终。
【同期声】出镜记者赵春晖:形成“一环两轴五区九景”的景观结构
【解说词】:一环,是以展示华夏龙文化历史演变为主题的千年文化脉络,其中包括先祖龙、部落龙、帝王龙、中华龙四大阶段,两轴,则为南北中心轴与东西生态轴,五区,分别是龙源体验区、龙渊观赏区、龙泽生态区、龙街艺术区和龙戏游乐区,九景,则依次为远古龙迹、龙泽春晓、飞龙在天等9个主景点。体现龙园观赏、休憩、游览、娱乐的功能。跨玉龙桥,过龙形长廊,到达龙宫,爬上坡,终见龙亭。
【同期声】出镜记者赵春晖:跃动千年,龙腾万里,龙文化主题公园以古老而神秘的龙文化,展示了弘扬中华第一龙的威武神姿。我们今天的寻龙之旅到这里呢,就要结束了。如果您身边也有和龙相关的典故,请您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我们帮您讲给大家。
作品首屏截图:
作品视频:
作品文字稿:
《龙年龙都龙迹》寻龙之旅第四站:龙城广场|你知道龙城广场中间的红龙雕塑叫什么名字吗?本期视频为你揭晓答案!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它拥有亮丽的颜色,皎洁的身姿,酷帅的造型,它就是我身后的这条龙,其实啊它是有名字的,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路人】:我不知道
不知道
这叫它龙腾啥飞啊
这不太清楚啊
好像是濮阳第一次挖掘出来的一条龙吧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它叫雄风
【路人】:雄风?什么雄风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亚洲雄风的那个雄风
【路人】:雄风与这个龙它也不搭边啊
【解说词】:2005年,雄风被安装在濮阳龙城广场,它高约19.8米,展长的总长度约86.5米,重约26吨,整体只使用一个独立支撑点,底座全部用花岗岩铺砌而成。它身上亮丽的中国红,寓意濮阳发展红红火火。它一飞冲天的造型,象征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龙的精神,它现在是濮阳的标志性雕塑。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你是不是认为高高在上的它很高冷呢?不,其实他很亲民。比如它的脚下这12个刻有不同龙字的斜坡,这12个龙字,全部来自于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我国书法大家。现在雄风在濮阳还有不少的分身,比如马路的护栏上、星级酒店的大堂里、高级宴寝的餐桌上。
【同期声】出镜记者王亚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成了濮阳人的精神图腾,我们这期的寻龙之旅,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您的身边有和龙有关的地方人或者物,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也许下一期视频的主角就是你。
作品首屏截图:
作品视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