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专题栏目 > 公示作品目录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惜别枫桥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07 16:45:55   

《惜别枫桥》推荐表_01.jpg


作品文字稿:

惜别枫桥

此枫桥非彼枫桥。

彼枫桥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枫桥夜泊》而名动天下,此枫桥则因为一系列深入人心的“枫桥经验”而蜚声中外。此外,两者地点也不同,一在苏,一在浙。六月的一天,我随浙江大学—中共濮阳市委党校2024年春季主体班师生一起去“枫桥经验”发源地之一枫源村观摩学习,思想和灵魂不止一次被震撼被洗涤。

枫源是诸暨市枫桥镇所辖行政村,由大竺、大悟、泰山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618户1766人。东西流向的枫溪江蜿蜒而行,傍村而过,横跨两岸的枫源桥将村子连结为一个整体。我稍后得知,枫溪江位居枫江流域上游,是浦阳江的重要支流。浦阳江又名浣江,源远流长,不仅穿山越岭,还出籍入典,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波光潋滟,晴好雨奇。遥想当年,这里钟灵毓秀,婺越通衢,春江水暖之际,一位小名叫西子的姑娘端着一个木盆来江边浣纱,撩水,搓衣,偶尔抬手掠一下滑落至眉眼的刘海。她无意羞花闭月,怎奈天生丽质,巧笑嫣然,倒映江中的芳容倩影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一群追逐嬉戏到跟前的鱼儿惊得目瞪口呆,集体忘记游动,纷纷沉入水底。虽属传说,虽有演绎,但这条江自古以来就清明如镜,由此可见一斑。

“枫溪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枫源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骆根土说,“我在江边出生,在江边长大,对母亲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

骆根土,人如其名,一条深深扎根泥土的汉子,微信上的昵称就是喜欢跟土打交道。他今年69岁,从31岁进入村委会,至今已当了38年的村干部。在枫源村文化礼堂,骆根土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大竺、大悟、泰山是2006年合并在一起的,三个自然村分布枫溪江两岸,呈品字形坐落。泰山、大悟居南,大竺居北,虽鸡犬之声相闻,但因为村里还没有桥,村人平常很少互相往来,亲戚朋友见了面,远远地隔岸打个招呼就过去了。真有不得不走动的事,要么撑筏子渡江,要么绕到远处过桥,有些急性子的后生,干脆凫水过去,又不便又危险。以前没合并时,大家各忙各的,彼此走动不多,如今成一个大家庭了,关系密切起来,再“隔岸观火”就不现实了,当务之急是建一座桥。骆根土深知,上级之所以把三个自然村合并在一起,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但村子整合伊始,百废待兴,没有造桥经费,按人头摊派也不符合他的工作作风,最理想的途径是组织一次募捐活动。于是,他变卖家产,带头捐了5万元。处处示范带动,贯穿骆根土的村干部生涯。后来,村子建设为老人量身打造的爱心食堂,他又第一个捐款10万元。在他的感召影响下,村人自发地出钱、出物、出力,终于2008年建成一座美观大方的桥梁,命名枫源桥。

枫源桥一通,人们再不用隔岸喊话了,尤其方便了那些儿女结亲的人家。以前,彼此有了好吃好喝的,想分享给对方,委托小孩子送去。小孩子图省事,嫌渡船费劲,也懒得绕远过桥,扯着嗓门喊来外公外婆,找水面窄点的江段,直接抛掷过去。力气稍弱,或不巧遇上了疾风,美食落到江里,倒没少喂鱼喂虾。也有使足力道、算准风速的,成功运达对岸,但通常会摔得七零八碎,沾满泥巴沙石,到头来还得喂鱼喂虾。据说,枫溪江的鱼虾汤鲜肉嫩,分外走俏市场,想来就在于它们自身享用了太多的美食。如今打个电话,从桥这头到桥那头,只不过分分钟的事儿。亲戚邻里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共话桑麻,一派其乐融融。难怪大家都亲切地称枫源桥为连心桥。

登上桥头,江风拂面,流水淙淙。凭栏望去,近处古木参天,远处花草连片。枫源民居多为三到四层的小洋楼,粉墙黛瓦,窗明院净。在水清岸绿的衬托下,村容村貌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想必五柳先生心向往之的桃源,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想必荷尔德林、海德格尔所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也应该就是这个样子。难怪有同学说,这真是一个叫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在枫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三上三下民主治村”8个红色大字立在醒目的入口处。“所谓‘三上三下’,”一位叫俞汤颖的驻村干部说,“是指在村级重大事项收集议题环节,群众意见上,干部征求下;酝酿方案环节,初步方案上,民主恳谈下;审议决策环节,党员审议上,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下。最终实现表决结果、实施方案、测评情况‘三公开’。”

“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一位叫魏利云的村级代办员接过话茬说,“是枫源村的治村法宝。自2006年以来,枫源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已连续18年保持‘四零’(零上访、零违纪、零刑事、零邪教)记录。”

“‘四零’记录并不意味着风平浪静,”骆根土说,“啥事都没有,矛盾也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时时处处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把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文化礼堂雄伟壮观,是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前身则是一座废弃的高岭土厂。枫源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高岭土是其中之一。既往年代里,人们靠山吃山,粗放式开采高岭土,弄得鸡飞狗跳,晴天沙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枫溪江遭到重度污染。看着发黑变浑的江水,骆根土心如刀割,心急如焚,带领村干部轮番做矿场老板的思想工作,直到矿场全部关停并转,开始复绿矿山,着手澄清江水。关停了矿场,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大家经济收入没了来源。骆根土早有预判,此前经多方考察,从外地引进纺织产业项目。于是,家家织机响,户户织布忙,纺织产业成为人们新的增收致富门路。一位叫骆永苗的村民说,当初他是贫困户,骆根土借钱给他买设备,送他去学技术,如今他也家大业大了,产品远走国门,打开了海外市场。但是,纺织厂一多,机器噪声就大,村里一天到晚难得消停。这一次,骆根土还是不等问题升级,动员大家改良设备,同时联系有关部门,在枫桥镇工业园区划出一块地方,把机器厂房都搬迁过去集中经营,村子得以祥和安宁。

健全了文体设施,村里的文艺宣传队、篮球队等组织也先后成立了,除自编自演的节目,越剧《西施浣纱》等经典剧目是人们百看不厌的重头戏。接着又沿江布设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村庄的人文历史、百年党史、村规民约、乡贤家训等内容,伴以新人耳目的标语,比如“多看名角,少些口角”,又比如“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既晓畅易懂,又意味深长。骆根土说,今年,诸暨在全市开展的“村BA”火爆出圈,枫桥赛区选拔赛的主会场就设在枫源。很多参赛选手是本村和附近村庄的青年村民,他们白天务工务农做买卖,晚上装备一换打比赛。这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春风化雨,催开乡风文明之花,也催生了新的研学经济。俞汤颖说,仅去年一年,就有12万人次来枫源研学,一些闲置的房屋改成民宿,一些村民经营起农家乐。今年人气更旺,估计又会刷新记录。

“枫桥经验”源于枫桥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1963年,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从那以后,“枫桥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创造性地解决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来此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与时俱进,持续焕发盎然的生机活力,成为依靠群众进行社会基层治理创新的标杆和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样板。

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枫桥经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惜别枫溪江,一步一回头。此岸产业兴旺,对岸乡风文明,这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线,恰如并蒂绽放、香远益清的花朵,相得益彰,两全其美,装点着枫桥的江水和天空。

□文华




责任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