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两会的热烈氛围中,不仅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还有一群默默无闻却同样闪耀的身影——记者。他们手持话筒,肩扛相机,脚步匆匆,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两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一天之中,他们多次往返于会场与驻地之间,奔波于采访与创作之间,只为将最真实、最生动的两会声音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2月7日早晨8时,温度低至零下10摄氏度,清冷的寒风拂面而过。濮阳日报社的记者们已经在前往会场的途中,记者们或是熟悉议程梳理框架,或是整理装备擦拭镜头,时而交流采访路径互通有无,时而讨论拍摄计划和文字框架,无不在为这场即将开始的盛会精心准备,确保不错过任何一个关键节点。
两会首日,记者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或手持话筒,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肩扛相机,捕捉会议精彩瞬间。无论是正式会议还是茶歇交流,他们都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用心聆听每一个声音。在会场外,他们也不忘捕捉代表委员们的日常动态,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为民发声、履职尽责的生动场景。
随着会议进程的推进,记者们不得不频繁往返于会场与驻地之间。每一次往返,都是一次对体力与意志的考验。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工作。为了赶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他们常常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在往返途中,他们也不忘构思文章框架,整理采访素材,确保每一篇报道都能准确、生动地传达两会精神。
市两会期间,记者们用他们的镜头和笔触,记录了时代的脉搏,传递了会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用辛勤的汗水为我市两会的胜利举办贡献宣传力量。本报记者 赵春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