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发展改革委将濮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
一、2024年执行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促发展,勇毅担当抓落实,着力稳增长、扩内需、强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向新发展态势,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大盘更加稳固。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项目建设支撑有力,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外资外贸稳中提质,发展质效稳步提高。
制造强市步伐加快。产业链群能级跃升,企业雁群加速培育,数智转型赋能发展,载体支撑持续夯实,现代服务业扩容增效。
创新能力突破跃升。创新平台多点突破,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发展支撑厚植增强。交通网络体系更加便利,能源枢纽地位更加稳固,现代水网体系更加完善。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功能拓展提升,县域经济提速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全面升级。
环境质量稳中改善。生态治理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转型提标扩面。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安全屏障筑紧扎牢。
二、2025年主要目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四高四争先”,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招商水平,统筹城乡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进出口稳中提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50亿斤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
统筹推进9个方面重点工作:
全力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两新”“两重”带动效应。实施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集聚发展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培育创新企业雁阵。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狠抓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链群发展能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进互联互通,增强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夯实能源保障基础。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补齐城市短板,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丰富城市内涵。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推动油地、区域合作。
聚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改革开放,释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新重塑招商模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突出绿色低碳,擦亮转型发展生态底色。坚决守好黄河生态环境“生命线”。稳步推进碳达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凸显民生厚度,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教育服务供给。全面推进健康濮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记者 王庆红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