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专题栏目 > “深港跨境电商杯——我与濮报情缘”有奖征文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深港跨境电商杯——我与濮报情缘”有奖征文
写稿梦从《濮阳日报》启航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4-12 07:27:35   

从写稿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忘记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濮阳日报》。是她的鼓励和鞭策,坚定了我写稿的信心和决心,是她让我把写稿梦想的航船驶向更加辽阔的海洋。

上班伊始,我就开始编织写稿梦。那时,我写稿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见啥写啥,想啥写啥,没有重点,没有目标,没有固定投稿阵地,想起哪个媒体就往哪个媒体投稿。盲目的写稿、投稿,造成的结果是篇篇稿件似泥牛入海。苦恼之际,《濮阳日报》的冯秋昌老师说:“先从近处着眼,看看《濮阳日报》,学学上边的写法,看准栏目再投稿!”于是,我把单位保存的前几年和当年的《濮阳日报》找来,在工作之余、下班之后,对各个栏目的每篇文章,仔细研读、潜心揣摩、反复品味。

努力写稿不放松,紧盯目标可成功。在此期间,我继续写、继续练……终于,1994年9月21日,第一篇稿件被《濮阳日报》采用,我首次实现了“铅字梦”。在我投稿无望的时候,在我落寞苦闷的时候,在我决定不再写稿的时候,《濮阳日报》的编辑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老师每精心编发一名新人作者的一篇文章,就是给为文无门而又想放弃写稿的热血青年注入欣然前行的“兴奋剂”,重新燃起其勇往直前的激情之火。

《濮阳日报》是我写稿上路的起点,是我写稿梦想的启航地。带着她的温情和鼓励,我一路走来一路思考,一边观察一边写稿。不管炎夏,还是严冬;不管路远,还是路近,只要发现新闻线索,我总要想方设法采写到手。2006年4月,了解到市民政局为市殡仪馆女童治疗残疾的线索后,我多次到市民政局、市殡仪馆搜集第一手资料,写出《爱心在延续》一稿被《濮阳日报》采用,并被评为濮阳市“慈善征文二等奖”。此稿又先后被《有奖募捐工作》《公益时报·中国殡葬》采用。

后来,我又转向“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评论的写作。要想写好评论,首先自己对一些社会现象、民生问题、新生事物,必须有个人独到、鲜明的见解和感悟。“明知难为而为之”,是需要下苦功夫的。我已记不清多少次向《濮阳日报》的编辑老师当面或电话请教,受益匪浅。仅2015年第四季度,我就在《濮阳日报》一版《古澶新语》发表言论5篇,其中《劝君“自扫门前雪”》获《濮阳日报》通讯员新闻奖三等奖。

我以《濮阳日报》为阵地,逐步扩大“地盘”,一步步把写稿梦想的航船驶向更加广阔的媒体海洋。截至目前,先后共有1200余篇稿件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社会报》《中国老区建设》《河南日报》等36种报刊和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大河网等媒体采用,其中被《濮阳日报》采用稿件200余篇,被“国字号”报纸采用稿件56篇。

现在,我依然没有忘记《濮阳日报》这个老师和朋友,每天早上上班以后,保持阅读《濮阳日报》的习惯,平时喜欢动动笔、写写稿,发往各级媒体。

大恩不言谢,在《濮阳日报》40岁生日来临之际,诗以贺之:

四十周岁仍少年,

斩浪劈波若等闲。

报界领航不言弃,

为民为党苦亦甜!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