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将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保障、加强机构建设、倡导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及节地安葬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现“理”出勤俭节约、“易”出文明新风的新愿景。
强化组织领导
制度保障坚实有力
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顺利推进,我市专门成立了濮阳市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领导小组、濮阳市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并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各村行动、群众自治、典型示范”的工作格局。同时,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进一步促进移风易俗的意见》,明确了今年12月底前,我市将实现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并制订了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评估机制、有培训制度的“四有标准”,为红白理事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加强机构建设
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农村红白理事会是办理农村群众婚丧事务的群众组织,是深化婚丧习俗改革、促进移风易俗的基层组织力量和重要载体。为选强配齐红白理事会,我市红白理事会成员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有一定礼仪特长的人士组成,提倡红白理事会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市各红白理事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章程和规定,明确婚丧嫁娶事宜的办事程序、标准等具体要求,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倡导婚事新办
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我市各红白理事会积极倡导婚事新办理念,督促本村居民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并指导和协助举办文明、庄重、节俭的婚礼。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青年逐渐树立了新时代婚恋观,提倡量力而行、节俭办事、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同时,我市还鼓励推广集体婚礼、植树婚礼、“爱心慈善婚礼”等新型婚礼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婚礼文化内涵和形式。在群众中逐渐形成了自觉摒弃滥发请柬、大摆宴席、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等陋习的良好风尚。
推行丧事简办
节俭美德深入人心
在丧事办理方面,我市红白理事会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倡导丧事简办理念,指导和协助群众举办文明节俭的丧葬活动。通过推行戴黑纱白花、鞠躬默哀、放哀乐等简约方式表达哀思之情,适当压缩治丧时间、简化程序、控制规模,推行节俭吊唁祭祀方式,加强丧葬活动管理,禁止封建迷信活动等措施,有效遏制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等不良风气。同时,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稳定,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倡导节地安葬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我市红白理事会还积极倡导节地安葬理念,大力推行火葬制度,并引导群众选择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进行安葬(放)去世亲人骨灰。同时,制止违规土葬、乱埋乱葬及骨灰装棺再葬等行为,并严禁建墓立碑。此外,还积极宣传惠民殡葬政策,引导群众选择骨灰撒散、树葬、花坛葬及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
随着我市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目标的实现,以及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我市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移风易俗工作成果,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记者 吴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