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专题栏目 > 在希望的田野上——濮报融媒记者走乡村看振兴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金蒜盘”“转”出致富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4-29 07:26:17   

四月的濮阳县大地,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又迎来了蒜薹收获的忙碌时节。4月27日,踏入濮阳县城南办西牛庄村延培家庭农场的大蒜种植基地,浓郁的蒜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蒜田里,绿油油的蒜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数十位村民在其间来回穿梭,熟练地抽出一根根鲜嫩的蒜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家庭农场主王延培望着丰收景象,高兴地说:“我今年种了50余亩大蒜。这大蒜可是个‘潜力股’,投入少、周期短、产出高,价格还稳定。从冬季的蒜苗,到春季的蒜薹,再到夏季的蒜头,平均每亩收入3000余元,实实在在是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而且我们和收购商签订了收购合同,一推向市场就供不应求!”

据了解,西牛庄村大蒜产业能有如今的发展盛景,背后有着一套科学的发展模式。该村立足自身农业基础优势,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将原本零散的“小田”整合为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大田”。同时,采用“大蒜+蔬菜+红薯”轮作模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价值,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此外,大规模的特色种植还激活了周边零工市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在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探索出了这种双赢模式。”西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岩伟介绍道,“让群众免费到地里拔蒜薹带回家,种蒜大户不用支付人工费用,减少了生产支出;群众也节省了生活开支,双方都受益。接下来,我们村将继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濮阳县城南办始终秉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立足各村实际,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除了大蒜产业,西红柿、辣椒、草莓、吊瓜、红薯等特色瓜果蔬菜产业也在城南办的土地上蓬勃兴起。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抹亮丽色彩。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胡迷科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