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走进濮阳宏润钢结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润钢结构”),只见厂区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喷涂了标识标志,进行了规整提升。车间内几十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2008年,宏润钢结构在濮阳县城关镇成立,厂房只有600平方米,工人只有8名,是一个小作坊式企业。当时,宏润钢结构承接的是市内民营企业的钢结构部件订单,数量并不多。由于公司注重产品质量,不断受到市场认可,接到的钢结构项目逐渐增多,公司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
2017年,宏润钢结构迁至濮阳县柳屯镇,厂区占地面积扩大至近80亩,生产车间也扩大至3万余平方米,拥有3座标准化钢结构厂房、工人100余名,办公楼、员工宿舍楼、职工食堂等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2024年,宏润钢结构完成钢结构部件1.5万吨,营收从2023年的8500万元增长至1.03亿元。
“公司还有价值3000万元的钢结构部件等待生产,这也是去年订单的剩余部分,我们正按照合作方要求安排工期抓紧生产。”宏润钢结构总经理刘先勐说,“去年合作的央企国企单位因为对我公司产品质量满意,有意向与我们继续合作,我们正在同他们洽谈签订新的订单。”
由于产品质量过硬,2024年,宏润钢结构先后接到了10家央企订单,承接了广东博科、山东烟台嘉信燃料等多个项目,受到总包方和业主方的广泛好评。为确保公司跟得上市场发展,宏润钢结构从2024年年底开始,从公司管理体系和人才引进两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宏润钢结构招聘了副总经理,专职负责公司改革事宜。同时,宏润钢结构还在引进人才方面发力,严把招人关口,需经过考试、培训等步骤,确保招到合适的工人、技术人员等。进场后,进行严格管理,技术人员要确保工艺图纸制作准确、分解清晰,工人要保证一次性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针对行业融资难题,今年濮阳县两会期间,宏润钢结构提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延长融资期限的建议。“我们这个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对资金周转流动要求高,常常面临资金周转难题。”刘先勐说,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宏润钢结构会解决发展难题,奋力跑出“开门红”,为全市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陈增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