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县83个帮扶车间吸纳就业人员2562人,其中脱贫人口575人,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充分发挥了帮扶车间带贫致富的‘源头活水’作用。”2024年12月24日,台前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田思勇向记者展示了该县帮扶车间的有关资料。只见文件柜里整齐摆放着若干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标明了项目的名称和时间,包括项目内容、收益方式、主导产业等情况,甚至还有主要产品的图示。
这些资料的翔实、完备,真实反映了台前县开展帮扶车间规范管理提升工作取得的成效。为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台前县始终紧盯“帮带增收”“产业培育”两个目标,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引领带动、企业储备常态监测、责任担当凝聚合力、联动合作提质扩面、强化保障规范管理等5个关键点,进一步提升帮扶车间带贫益农作用,让帮扶车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
主导产业引领带动。为保障脱贫群众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该县筛选羽绒制品、毛绒玩具、服装箱包、汽车零部件、相框等入驻企业类别,通过本地大型企业加工环节外包、建设“卫星工厂”、来料加工生产等方式,与帮扶车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帮扶车间成为本地主导产业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企业储备常态监测。为确保帮扶车间保持高效的带贫效果,该县建立帮扶车间入驻企业储备库,在帮扶车间使用出现断档时,及时对接储备库企业入驻,确保帮扶车间租赁使用和带贫增收不出现空档。目前,全县已储备帮扶车间递补企业18家。在入驻企业运营监测方面,该县严格落实帮扶车间带贫效果监管月报制度,明确专班工作队伍每月到帮扶车间了解入驻企业带贫人数、工资收益等关键指标,对帮扶车间运营情况和带贫效果进行评价,对达不到带贫要求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清退,并从帮扶车间入驻企业储备库中择优选择企业进行递补。
凝聚产业发展合力。该县积极引导群众普遍认可的帮扶车间企业负责人在乡村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鼓励竞选人大代表、提名推荐政协委员、鼓励竞选村“两委”成员等方式,促使帮扶车间企业负责人拓宽企业发展视野和渠道,使企业、村集体、群众多方联动受益的良好局面得到有效巩固,促使帮扶车间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该县已从帮扶车间负责人中选举人大代表22名、提名推荐政协委员3名、竞选村“两委”成员16名,为帮扶车间负责人赋予了新的使命担当。
联动合作提质扩面。为发挥帮扶车间“稳岗就业”的作用,该县探索出4种“帮扶车间+”新途径,不断促进帮扶车间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和带贫效果增效。一是“帮扶车间+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采取互联网和帮扶车间“产销互动”的销售模式,打响了“康贝”母婴用品、“华强”发电机等一系列从帮扶车间走出的品牌。二是“帮扶车间+家庭代工”,向贫困群众提供生产原料进行家庭代工,让行动不便的贫困群众足不出户也能挣钱。三是“帮扶车间+孵化基地”,引导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利用帮扶车间进行创业。四是“帮扶车间+卫星工厂”,通过新建、租赁及增设加工点等方式,充分释放帮扶车间的企业产能。
强化保障规范管理。该县通过健全集中培训、考察学习、座谈交流、公示公告、安全生产等五项帮扶车间制度,不断推动帮扶车间负责人培训学习常态化、运营管理规范化,帮助帮扶车间明确发展方向、破解发展难题。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王传帅 王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