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位于范县白衣阁乡的范县惠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大棚里,一盆盆颜色鲜亮的红掌娇艳欲滴,将大棚映衬得一片火红。
面对前来调研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领导,该公司负责人掏出手机,向大家现场演示智能化的种植方式。只见他手指在手机上一点,大棚里的风扇便开始运转起来。再一点,喷雾系统随即打开。
范县惠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红掌种植基地是中石油在我市的帮扶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占地面积160亩,主导产品为高端红掌盆栽花卉及蝴蝶兰盆花。据介绍,中石油援建资金为1500万元,一期1000万元用于玻璃日光温室1至4号馆主骨架维修,二期500万元用于5至6号馆智能化改造。
记者发现,该基地的红掌生活环境可不一般,甚至可以用“豪华”来形容。据了解,该基地采用标准化、自动化、无菌化的精细化管理技术,配置水肥一体化设施和数字化加热降温系统、全自动通风内循环系统和保温遮阳系统,以及水纯净化和迷雾喷灌等一系列高端设备。“红掌对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室温要控制在18℃——28℃之间,我们对红掌的控温、施肥、浇水均采用了智能化、机械化技术。”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红掌有着良好的空气净化能力,可以吸收空气中的苯、甲醛、氨气等,且观赏价值较高。范县惠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红掌是从荷兰、丹麦等花卉大国引进的名优品种,品质好,需求量大,性价比高,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该基地年种植红掌花卉4万平方米,年产红掌成品150万盆、产值3000万元。销售方面,在北方市场的销售额占15%至20%,其中郑州市场为10%;长三角地区占50%;珠三角地区占25%。目前,该基地正办理将红掌花卉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地区的相关手续。
近年来,范县惠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服务范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通过租赁、流转土地等方式,带领有意向从事花卉种植的农户发展花卉种植,有力助推了周边产业融合发展,安置农民工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农户从事花卉种植800余户,实现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使红掌真正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致富花”。
在了解红掌项目的有关情况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表示,将继续找准帮扶结合点,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更多类似项目,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袁冰洁 岳彩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