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老丁,果园资金上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说……”7月7日,南乐县张果屯镇丁庄村金融助理郭自豪,刚一上任就走访了村里的黄桃种植大户丁电铎。
为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发展缺钱”“服务缺人”等问题,今年7月,该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政府“筑渠”、银行“引水”、基层“浇灌”的“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系,助推乡村产业茁壮成长。
该县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县金融服务中心协调安排的派驻金融助理推进“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构,从南乐农商银行选拔82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乡情村况熟的专业人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协助抓好基层公共金融服务。各乡(镇、办)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加强和农商银行的沟通交流,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乡村振兴筑就“发展金渠”。
“张助理,俺真没想到,不到3天贷款就批下来了,建大棚的钱可算有着落了,真是太感谢了……”福堪镇牛村的种植户苗建国,对正在入户服务的金融助理张闯闯连声表示感谢。
该县推行“政府引领、银行主导、村组联动、农户参与”的“四位一体”评级授信机制,主动上门为农户开展金融信用评级。针对各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探索政策性“三农”融资担保措施,加快惠农贷款信贷流程再造,信贷审批流程压缩至3至5个工作日。同时,免费提供不动产登记、征信查询、抵押物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切实解决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金融难题。
“刚才把各村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金需求都发给各位金融助理。希望大家发挥特长,多支持我们镇产业发展……”在新到任金融助理见面会上,千口镇负责同志正在介绍各村的产业现状。
该县坚持资源共享、优势共通、产业共建,乡村两级建立和金融助理即时联通机制。各村列清本地果蔬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清单,乡(镇、办)汇总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贷款融资难题。金融助理结合资源、需求清单内容,有针对性地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产业发展金融需求,“一村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清单300余个,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育好“金牌产业”。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晓冲 肖亚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