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9时许,濮阳县郎中乡鲁白邱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浪滚滚,一片金黄。7名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农技人员在地里测量、查行、数穗,并不时在本上记录。原来,为全面掌握今年小麦生产情况,获得粮食单产的第一手数据,当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县农技专家成立测产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对我市部分小麦单产提升项目示范方进行抽样测产。
正在地里查看小麦长势的濮阳县应慈植保农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应慈,看到农技专家来测产,特别高兴,也很期待。测产小组成员与梁应慈交流后,详细了解了地块的播种时间、亩播量、病虫害防控等基本情况,并采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法,选取3个样点,按照小麦测产技术要求,对小麦长势、亩穗数、穗粒数分别进行抽样测产调查。
梁应慈今年托管小麦面积近1万亩,经过精心管理,小麦长势良好。在听到这块地平均单产可在610公斤以上的测产结果后,他很满意。“今年的产量要比往年强,年前雨水充足,墒情好,温度条件也可以,再加上市、县农技人员的指导,我对今年小麦丰收非常有信心。”梁应慈说。
离开鲁白邱村,测产小组又赶到濮阳县胡状镇新白仓村、鲁河镇高庙村等地,穿梭于不同地块,对小麦单产提升项目示范方进行抽样测产。通过测产,农技人员不仅可以了解不同地块的小麦产量,也可以为小麦种植积累经验,进一步总结高产典型经验,优化品种选择,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经综合测算,濮阳县小麦单产提升项目示范方平均亩穗数43.9万穗,穗粒数38.7粒,千粒重按44克计算,折合亩产635.4公斤。”11时35分,市农业农村局粮经科科长周冰冰宣布了测产结果。
今年全市共建设60个小麦单产提升项目示范方,总面积达到70万亩。麦播以来,全市组织1400余名技术人员,对示范方进行全生育期指导,通过这些示范方技术的集成,推动全市小麦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今日测产结果来看,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比全市小麦平均单产528公斤提高了100多公斤,为我市小麦高产发挥了良好的带动效应。目前,我市小麦可以说已经丰收在望。”周冰冰说。
微风拂过,层层金色麦浪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走出鲁河镇的麦田,测产小组继续又赶往了清丰县。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李静 许瑞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