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5月16日,记者自市农机发展中心获悉,今年,我市将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8000余台及其他配套机械共12万台(套)投入“三夏”生产,力争小麦机收率在99%以上、玉米机播率稳定在98%以上。目前,全市农机需求对接、机具检修维护、应急备战、服务保障等工作已全部到位,“三夏”农机生产准备就绪。
为确保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全市农机部门积极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成立“三夏”生产农机工作专班,制订实施方案,对“三夏”农机生产、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成立农机技术服务队10支,深入一线开展农机检修、保养技术指导,共检修、保养联合收割机330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6900余台、小型拖拉机3万余台,检验播种机、打捆机等其他农机6000余台,对接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2000余台,机具完全满足夏收夏种需求。组织开展机具检修维护、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技术培训班50期次,培训各类农机操作员5000余人次。
在应急准备和综合服务方面,全市组建农机应急服务中心3个、应急抢收服务队17支,开展应急服务;各县(区)准备应急联合收割机5至10台,对接定点粮食烘干、收储经营户和企业,打造“收运烘”闭环,进一步提高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成立6个新时代农事服务中心(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7支农机技术服务队,设立10余个机收服务站,开通8部机收服务热线电话,公布65个农机维修网点,印发农机化生产服务手册5000册,开展技术、维修服务。
同时,市农机部门还联合交通管理部门,继续落实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及其运输车辆减免通行费等优惠政策;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公路秩序管理和交通疏导,保障跨区作业农机顺畅转移;会同中石化、中石油设立农机用油保供站72个,并给予柴油挂牌价格3%优惠,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供应。记者 樊欣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