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干热风是小麦收获前影响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市为干热风灾害高风险区。为了科学应对防范干热风危害,我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全力保障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当前,全市小麦处于灌浆期,正是籽粒饱满和产量形成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市农业农村局与市气象局对近期农业气象进行会商研判,并于5月13日16时联合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醒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防范。
5月14日,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印发《关于科学防范应对干热风的技术指导意见》,从及时做好叶面喷肥、因地制宜科学浇灌、综合防控后期病虫三个方面开展防范,指导群众及时落实干热风防范应对措施;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6名县级干部带队,30名中、高级农艺师组成的“三夏”工作督导指导组,从5月14日开始至小麦颗粒归仓,不间断到各县区指导以干热风应对防范为主的后期管理及夏收夏种工作。
市小麦生产督导指导组持续下沉一线开展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全面开展以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和增粒重为主的“一喷三防”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小麦累计浇水886.37万亩次,近半月内浇水面积达到286万亩;通过统防统治和群众自防共开展“一喷三防”作业459.6万亩,达到小麦种植面积的129%,圆满实现了“一喷三防”全覆盖。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周冰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