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炒肉片、木耳炒鸡蛋、清炒赤松茸,在南乐县城,这桌热气腾腾、令人垂涎欲滴的下饭菜的主要食材全部来自南乐县千口镇。
千口镇位于南乐县东部,菌菇种植资源禀赋优越,该镇立足实际,大力培育特色种植产业,菌菇种植已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优势产业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时值初夏,该镇种植的草菇、赤松茸、木耳等食用菌迎来了销售旺季。
在孟庄村温室草菇大棚里,种植户王利娟正忙着和家人采摘草菇,并按照品质、大小,将新采摘的草菇装进客户预定的礼品篮内。王利娟介绍,她种植草菇已经七八年了,今年一共种了10个草菇棚,现在一天可采摘草菇800余斤,主要销往北京、淄博、西安等地。
王利娟笑着告诉记者:“这类草菇一年可种植四茬,现在这个市场行情还不错,这种新鲜的“篮子菇”每斤可以卖到7块多,一年能挣15万元到18万元不等。”
走进赵庄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排列,健硕肥大的黑木耳长势喜人,密密麻麻的木耳预示着这一季的好收成。
据了解,赵庄村自2018年开始在村集体土地上种植大棚木耳,现有大棚24个。该村主要种植的是白背毛木耳,其产品产量高,一个棚可产干木耳2万斤,由于是订单式种植,市场有保障,其产品主要远销韩国、日本等地。该村木耳种植大户李为敏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说:“咱这个现在(干木耳)市场行情每斤11元左右,我现在种的是4个棚,纯利润能达(每年)40万元吧。”说到这,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含蓄的微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千口镇依托孟庄村等5个高效示范园区,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发展黑皮鸡枞菌、双孢菇、草菇、杏鲍菇、赤松茸、秀珍菇、木耳等特色食用菌种植,推动食用菌产品深加工与多元化销售,通过盘活园区恒温大棚、提高菌类农产品附加值、推广借鉴成功种植经验等,拓宽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新渠道。
千口镇党委书记吴静杰介绍,近年来,该镇大力支持特色菌菇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积极推动特色食用菌规模化种植,目前已种植包含赤松茸、草菇在内的食用菌10余个品类,以高产值赤松茸为切入点,推动食用菌转型升级,借鉴木耳种植的成功经验,积极扩大种植面积,目前发展食用菌大棚60余个,增加村集体收入75万余元,镇域可年产食用菌150万斤,实现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记者 岳彩寒 段利梅 通讯员 贾红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