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专题栏目 > 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忠诚履职勇担当 务实创新促发展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常玉国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4-07 07:12:3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投资兴建的基建项目越来越多。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超估算、超概算、超预算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投资项目资金浪费。

政府投资项目不仅关系到政府投资效益、社会民生,还关系到政府形象。是否能够做到杜绝、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弊端,科学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节约财政资金投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建设一个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打造一个忠诚履职勇担当、务实创新的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同志,他以实干为先,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工地上时常见到他的身影,风里来雨里去,他就是“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常玉国,现任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推动项目代建和监管制度创新

自2012年担任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以来,常玉国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节约财政资金、建设优质工程为动力,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己任,带领团队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集中建设管理的经验和优势。

常玉国非常注重与有建设任务的单位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让项目建设更加专业、建设任务单位有更多的时间聚焦主业,常玉国提出项目集中建设,使得相关手续办理更加快捷高效,质量进度造价控制更加科学合理,项目建设更快、效率更高、投资更省,有效推动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和监管的制度创新,推动全市项目尽快建设和早日建成。

截至目前,常玉国带领团队集中建设中小学校校安工程、医院、市政道路、公益设施等类别的政府投资项目73个,总建筑面积约123.2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33.88亿元;评审项目5777个,总投资769亿元。2023年共完成评审项目427个,送审额53.1亿元,审定额45.1亿元,审减额8亿元,审减率15.1%,大大节约了财政资金,有效避免了资金浪费。

2023年7月28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调研组莅临我市调研重大政策评估工作,常玉国在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汇报我市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过程和取得的明显效果。对我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新机制取得的显著成效,《人民日报》以《河南濮阳政府投资项目统一管理,两年省下22亿项目资金》为题进行了报道。

加强业务学习 提升服务效能

“只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持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只有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才能在工作中出亮点、出业绩。”这是常玉国经常说的一句话。

常玉国率先垂范、持续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技术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投资办团队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充分发挥了政府投资集中建设管理的经验和优势。

为全面提升项目评审效率,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和专项债项目快速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每个重点项目都能得到高效、精准的评审服务,常玉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评审流程,强化内部协调,确保评审工作高效运转。针对项目预算编制中的薄弱环节,主动为项目单位提供预算编制辅导,帮助他们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此外,常玉国还积极推进预算评审绿色通道建设,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大大缩短了预算编制和评审时间,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开展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新业务,在部门预算项目编制、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等预算管理的上游环节发挥积极有效作用,实现“关口前移”,使预算评审成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必经程序。逐步开展事前绩效目标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工作,确保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

严格源头把关 节约财政资金

在预算评审环节,常玉国明确提出“四不评审”原则,即项目不立项不评审、超估算超概算不评审、资金来源不落实不评审、无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明确不评审。这一原则的实施,旨在从源头上减少项目变更、超概算、工程烂尾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健康、稳定地推进。

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常玉国针对部分项目存在图纸设计不合理、定额子目套取不准确、施工工艺不科学等问题,不仅及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还主动与项目单位沟通,协助他们进行改进和优化。这些举措不仅避免了后续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及超估概算现象,还有力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不仅关系到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更涉及施工企业、业主单位等多方利益。为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常玉国坚守职责,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在评审过程中,他深知不能简单地追求压减施工企业的合理利润,而是要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标准。这种评审标准不仅体现了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负责态度,更是对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的尊重与保护。

在结算评审环节,常玉国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实地踏勘现场,实行初审、复审、稽核三级评审制度,确保评审过程有理有据、评审结果精益求精。在高铁站结算评审中,帮助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完善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疫情暴雨情形下的措施费选取等手续,常玉国始终遵循尊重事实、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既保护了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为资金拨付、竣工验收、项目移交、投入使用等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白国华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