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七次全会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濮阳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以“十个方面”为总抓手,找准工作切入点,有力有效地支撑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空间保障。今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濮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市首部“多规合一”的规划,是濮阳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旨在构建“一带、两轴、三区、四廊”的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按照“五统一”基本原则,统筹市辖区、濮阳县城、清丰县城、新型化工基地及周边乡镇同城发展,坚持一体规划、分区建设、同城发展、互为赋能,构建“一主两辅一基地,双轴双环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从空间上保障了濮濮清同城化发展的可落地性、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扎实推进乡村规划编制,鼓励各县采用“多乡镇联编”+“村庄同编”的规划编制方式,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濮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构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共同责任,建立市、县、乡三级目标管理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保护责任网络体系。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对补充耕地项目进行全流程监管。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切实转变补充耕地方式,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发。严格日常执法监督,紧盯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整改,切实加强巡查、核查、监督,充分利用“天眼”等科技手段,紧盯严防非法取土挖沙、违法占地等问题,始终以高压态势防范违法行为。进一步严格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开展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清零”专项行动,坚决遏制耕地减少趋势,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增强土地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紧扣制造业倍增行动目标,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项目为王”,积极服务市场主体。有序做好土地供应工作,落实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秩序。围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做好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用地服务工作。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强供后监管,推动地块按期开发建设。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全面实现全市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减少企业和群众“折返跑”“往复跑”的时间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清理化解因历史遗留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把不动产登记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推进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强化土地一级、二级市场联动,加强对土地市场的整体调控,提高存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盘活低效用地,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更新数据成果应用和常态化管理工作。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张晶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