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专题栏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贡献更多发改力量
——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世国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8-28 08:10:35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对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彰显了市委以改革激活力、强动能、促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濮阳建设新局面的坚定决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8月23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世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马世国表示,市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改革激发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活力,扎实推动下半年经济持续回升、稳进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贡献更多发改力量。

抓扩大内需,稳住经济增长态势。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控,聚焦主要经济指标、先行指标,找准增长点、风险点,量化对冲举措,落实好推进下半年经济持续回升稳进向好的39条工作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紧盯“两重”“两新”等政策走向,开展三季度项目集中谋划,确保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占比超过30%,储备重大项目1500个。加快推动291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力争全年项目建设投资超千亿。谋划包装工业、建筑等七大领域的设备更新项目,实施汽车、家电、家装三大类消费品换新工程,持续激发经济活力。

抓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强力推进158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600亿元。强化科技创新动力,高标准建设智慧岛,力争新培育5家省级以上高能级平台、30家市级平台。聚焦“6+20”产业链群,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高端迈进,加快培育一批千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百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群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争取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纳入第二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开展低空经济研究。实施开发区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力争培育1个三星级、2个二星级开发区,打造省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抓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新阶段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PPP),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扩展信用承诺应用范围,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做优做大做强。深化油地合作,推动助剂企业、油气装备企业与中原油田深化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创新攻关,实现油地双方共赢发展。深入推进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台账化推进与聊城市41项合作事项,与菏泽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鲁豫毗邻地区合作样板。

抓基础建设,构建枢纽经济优势。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快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建设,持续推进安濮菏铁路前期工作;建成G240范县杨集黄河大桥,加快推进濮聊高速濮阳段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开工建设濮阳化工物流港,加快推进公铁联运煤炭物流园、台前投资集团铁路专用线等项目,争创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力争再新增1家物流“豫军”企业,优化物流枢纽布局。深化与中石化、中石油战略合作,引进外部气源,建成濮阳—鹤壁输气管道;加快台前县2×100万千瓦火电机组、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提速市区逐鹿、振兴输变电项目建设,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抓节约集约,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绿色能源开发和装备制造,建成中核汇能濮阳县独立储能项目,推进8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30万千瓦。加强企业能耗监控,建成13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持续降低能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建设市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成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工业副产石膏、危险废物等大宗固废规模化、循环化利用。

抓民生实事,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全力办好十件19项重点民生实事,完成一件、验收一件、报道一件、向市人大报告一件,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加强濮阳豫能、国能濮阳2家电厂运行监测,做好油气长输管道领域安全工作,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着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丁山峰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