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文字稿:
“一带一路”上的濮阳好故事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时间回溯到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10年来,濮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作出了“濮阳贡献”。一个个濮阳好故事,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濮阳小伙非洲获封酋长
虽然已回国两年,但濮阳小伙孔涛在非洲获封酋长的故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孔涛是清丰县人。2010年从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同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孔涛被派到尼日利亚工作,自此与非洲结下不解之缘。从2010年到2019年的9年时间里,孔涛先后克服语言、气候、文化等诸多困难,为尼日利亚修铁路、建学校、做志愿,在非洲大地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
孔涛在尼日利亚所做的一切,当地人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他们用非洲人特有的热情,表达对孔涛的感谢。最能体现孔涛在当地人心中地位的,就是他当酋长的事情——为感谢孔涛为尼日利亚所作的贡献,2019年4月,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吉瓦地区土皇,授予孔涛“WAKILIN AYYUKA”酋长封号,意为工程领袖。礼仪官为孔涛穿上酋长服装,吉瓦地区土皇穆萨将象征酋长权力的证书和权杖亲手授予孔涛。
孔涛在非洲获封酋长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很快成为全国“明星”,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台在内的全国上百家媒体,对他在非洲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濮阳企业播撒的“钢铁友谊”
2023年6月16日,濮耐集团塞尔维亚工厂投产庆典在塞尔维亚克拉列沃市成功举行,公司“市场版图”进一步扩大。
濮耐集团是我市首家上市民企。作为国际知名的耐火材料供应商和高温行业服务商,公司立志于全球化发展,着力为全球高温工业提供卓越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早在1998年,濮耐集团就开始开展海外销售业务,2000年成为中国首家拥有海外直销网络的耐材企业。近年来,濮耐集团先后在乌克兰、美国、韩国、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7个分公司或子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俄罗斯为例,濮耐集团深耕俄罗斯市场多年,2022年向俄罗斯出口额达6亿元,主要客户为包括俄罗斯四大钢铁巨头、两大水泥巨头在内的钢铁企业和水泥企业。
在做好出口贸易的同时,濮耐集团还致力于构建全球耐火材料全产业链,通过国外建厂的方式,扩大国外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力。2022年10月13日,濮耐集团美国梅菲尔德工厂成功投产,标志着该公司在构建全球耐火材料全产业链上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濮耐集团已先后为全世界70余家钢铁百强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主要产品出口美洲、欧洲、中亚、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位居中国耐火制品企业第一,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投资建厂国家谱写了“钢铁”友谊新篇章。
中原石油人锻造“中原品牌”
说到“一带一路”的“濮阳好故事”,不得不提到中原油田。
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工程企业之一和我国首家“走出去”的石油企业,上世纪90年代起,中原油田就开始开拓国外市场,现有100余支队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14个国家履行合同,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50强。近年来,中原石油铁军主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强化与沿线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合作,大力推进工程服务、技术、装备走出去,并与世界石油巨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日益成为国际能源舞台不可或缺的中国品牌形象“代言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进行油气开发、石油工程服务、项目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原油田时刻不忘履行中国企业的国际责任、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不仅尽力提高对当地员工的雇用量,而且免费对其进行培训。
中原油田依托培训中心,成立国际培训部,专门负责国际化人才培训。“师带徒”手把手培训、在当地开办培训班、选拔外籍员工来华培训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丰富多彩。23年来,中原油田累计培训外籍员工超过2万人次,不少外籍员工通过培训走上了企业管理和关键技术岗位。
通过培训外籍员工,中原油田不仅为外籍员工所在国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而且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互利合作共赢的中国情怀,树立了中国和中国企业的良好国际形象。
濮阳医疗队伍非洲送健康
濮阳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应有贡献。
2020年11月,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队长单位,市人民医院派出时任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瑞强任队长,7名专家在内的援外医疗队出征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2022年4月,医疗队最后一批队员安全回国,历时1年3个月。
在埃塞俄比亚1年3个月的时间里,医疗队队员牢记使命重托,克服疫情肆虐、内战不断、艾滋病高发等危险和困难,用真心实意在埃塞俄比亚擘画中非友谊源远流长的“大写意”,用精湛医术雕琢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工笔画”,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援外医疗任务。
援埃期间,医疗队共服务当地居民33699人次,门诊10869人次,影像诊断8420人次,超声诊断3291人次,中医诊疗3080人次,指导手术1068例,病理穿刺诊断253人次,麻醉240人次,会诊171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53人次,抢救心血管患者50余人次。
援埃期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之时。面对埃塞俄比亚的严峻疫情形势,医疗队队员在做好常规援外医疗任务的同时,积极指导和协助受援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捐赠防护服、护目镜、外科口罩、外科手套、隔离衣、消毒洗手液等急需物资,捐赠呼吸机、制氧机、排痰机、血氧仪、心电图机和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手术器械等医疗救治物资,切实提高受援医院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为埃塞俄比亚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以上故事,我市还有很多单位、企业、个人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播撒了“濮阳友谊”。如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市委党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育农村人才,在国内外传为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向世界传递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濮耐集团董事长刘百宽的话,代表了濮阳人的共同心声,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