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28年的红本本,今天终于拿在手里了!”近日,家住华龙区任丘办昆吾小区的李奶奶拿着崭新的不动产证激动地说;河东社区食堂,一道道热气腾腾的家常菜被端上餐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登月小区门前“拦路”多年的绿化带变身畅通的“舒心路”……这些可喜的变化背后,是一场由社区、居民、物业“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治理变革,而8月18日华龙区任丘办与盛基控股集团共同举办的“双向赋能、交叉任职”聘任仪式,正为这场变革注入全新活力。
社区、居民、物业三方就社区基础设施改造进行沟通协商。
三方联动聚合力,织密协同治理网
曾经,昆吾小区的房产证办理陷入“死循环”,河东社区的食堂计划被搁置多年,登月小区的绿化带成了居民出行的“肠梗阻”。如今,任丘办通过创新实施社区、物业、居民代表“三驾马车”共治模式,使这些“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以前反映问题就像打乒乓球,在物业和社区之间来回跑。”老住户王大叔说,“现在好了,有了双重身份的干部,问题解决起来快多了。”任丘办通过实施社区书记兼任物业公司副经理、物业经理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的“双向赋能、交叉任职”任职模式,实现了社区和物业优势互补,凝聚了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工作合力。
科技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王志坚正在为居民讲党课。
油地融合续新篇,共建共享谱华章
任丘办在推进物业与社区人员“双向赋能、交叉任职”的创新实践中,有效促进了油地双方在组织、综治、经济、文化、民生等五个维度的融合发展:实施“党员回家工程”,让老党员找到发光发热的舞台;建立“好书记工作室”等特色阵地,为“银发先锋”提供活动场所;创新实施“一老带一青”结对模式,将126名老党员编入社区网格;组建“爱心唠嗑队”,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3起、开展政策宣讲45场。
如今,走进任丘办各社区,随处可见“银发先锋”忙碌的身影,老石油人正用积累的丰富经验续写着“退休不褪色”的动人篇章。年轻干部在老党员的“传帮带”下,快速成长为社区治理的“多面手”。这种新老传承、油地融合的生动实践,显著提升了社区服务效能,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新华社区开展手绘帆布包活动。
社区经济添活力,惠民利民结硕果
最让居民称赞的是“社区经济生态圈”:每到周末,“跳蚤市集”都会热闹非凡,居民摆出闲置的玩具、书籍,让旧物重获新生;“社区团购”的配送车准时开进小区,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尝到来自田间地头的时令果蔬;“服务联盟”的商家们各显神通,从家电维修到法律咨询,“一站式”满足居民需求;改造后的闲置空间变身“文化会客厅”,书画展、舞蹈班、AI培训班等轮番登场,居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老家馒头坊”开展居民义工帮厨活动,广大居民纷纷点赞……这一幕幕场景,正是任丘办实施“三驾马车”共治模式取得的成效。
双向赋能启新程,交叉任职向未来
“以前总感觉物业和社区是‘两张皮’,现在真成了一家人。”刚被聘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的物业公司经理付雅婷感慨道。
随着“双向赋能、交叉任职”聘任仪式的圆满落幕,一幅更加美好的社区发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物业服务将更懂居民所需,社区服务工作将更接地气;闲置资源盘活利用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生机;油地资源深度融合,让老石油人成为社区治理的“智慧宝库”……这一治理创新举措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先进典型引领的基础上,任丘办将对辖区8个涉油社区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实施“双向赋能、交叉任职”模式,最终让所有社区实现高效能治理,让每一名居民都能真切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陈慧琳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