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星星关系乡村振兴;兴产业、重生态、保平安、促和谐、强班子,村村竞相夺“星”、晋位出彩。
2022年,濮阳县“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22个乡(镇、办)相继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谈计划、说打算,990个村党支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们班子有信心带领大家共创‘五星’,重点将组织生活过好、班子建好、队伍锻强,以过硬的支部带动全村产业、生态、法治、文明全方面进步……”2022年5月初,五星乡安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林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制订符合本村实际的创建规划。
“目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9岁。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慰问老党员、乡贤座谈会等一些活动。大家争创‘五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劲头大、信心足。”日前,刘建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安寨村的追“星”热,只是濮阳县全面推进“五星”支部创建的一个缩影。
全省开展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工作以来,濮阳县紧盯支部过硬星创建目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建立“1155”工作体系,坚持党建统领,构建全县“一盘棋”格局,建立五项保障机制,抓牢五条工作主线,全面激发创“星”活力。
争当好支书
更好发挥“头雁效应”
“创建‘五星’支部,给钱给物不如给我们个好支书。”穿梭于濮阳县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庄,这是村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更好发挥“头雁效应”,濮阳县深化农村党支部书记“雁阵”行动,综合选拔、培训、激励、监督等各要素,开展“云中识雁、持训育雁、实战强雁”等活动,培育了一批能帮着群众富,有经济头脑、有经营能力,能够找到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帮助群众致富增收,过上美好生活的先进村党支部书记群体。在省、市对拟创“五星”“四星”支部和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基础上,分两批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对286名拟创“三星”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抽调30名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创星宣讲团”,逐乡对拟创建“二星”“一星”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巡回授课,并将培训范围扩大至拟创“三星”以上村党支部委员,培训总人数1300余人。
建设好班子
更强带动组织力
班子有了,如何建好建强是关键。
濮阳县持续按照“定岗定责、提标提效”的整体思路,通过自查清源、建立任职档案、定岗定责、制订工作标准、绩效考核等方式,推进农村干部在新形势下岗位具体化、责任明确化,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建立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农村干部队伍执行力、落实力、穿透力,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同时,该县还建立“四联四包”机制,以县级干部带头、县直机关支部联村支部、组工干部联系重点村、乡镇干部兜底的模式,常态化深入指导村“两委”班子制订任期工作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四议两公开”,监督各村做到决策民主、过程透明、接受监督、公平公正。比如,海通乡探索实施“一心两员三所+”多元机制,113名干部已完成直接联系群众5200人,与群众谈心谈话12635人次,收集意见76条,化解问题矛盾257个,村“两委”班子真正做到面对矛盾问题敢抓敢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闯敢拼。
锻造好队伍
更严格过好组织生活
支部书记是主角,但不是独角,只有锻造过硬队伍才能为创建工作增添强大动力。
走进鲁河镇后杜堌村党群服务中心,和“五星”支部创建相关的宣传栏,党员联户网格图、记录本、联户卡等清晰可见。
村党支部书记孙来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我们开展了‘党心系民心、网格织真情’活动,聚焦群众学习教育、生产生活等内容,制作党员联户网格图、记录本、联户卡,通过‘一图’‘一本’‘一卡’,层层落实联户责任,确保党员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为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该县实行农村党员发展“优选、重培、严审、实督”工作机制,着重发展35岁及以下青年人员,优先培养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发展农村党员1192名,并根据党员居住相近、关系亲近等原则,合理确定党员联系对象,确保每户村民都有1名党员负责,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指导农村党支部过好组织生活,该县建立健全计划报备、活动纪实、现场指导、检查考核等机制,提升农村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
目前,濮阳县以“五星”支部为抓手,选好“领头羊”,配好村“两委”班子,建强干部队伍,党员模范带头,942个村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俯下身子、苦干实干,改变了村容村貌,发展了集体经济,赢得了群众拥护,基层党组织已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带领村民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记者 王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