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专题栏目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从“雁南飞”到“凤还巢”
——濮阳返乡就业创业热潮点燃县域经济新引擎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2-13 08:37:50   

2024 年,我市紧紧围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打出政策、平台、产业、服务“组合拳”,全方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2024 年12月底,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21.99万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21.62万个,带动就业66.56万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实现全覆盖,开启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政策精准滴灌  激发创业活力

去年以来,我市从政策层面精准发力,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保驾护航。《濮阳市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十条措施》出台,在就业补贴、普惠金融、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具体支持,充分挖掘城乡就业潜力,吸引农民工留在家乡发展。同时,市人社局联合我市14部门推出《濮阳市家政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十六条措施》,助力家政服务业发展,全市1028家家政服务实体从中受益,6.8万名农民工成功就业创业。

此外,我市创新拓展“兴村富民贷”业务,加大贴息支持力度。去年,全市发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8.7亿元,扶持2959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超1万人,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优化服务环境  提升创业体验

我市从多方面优化服务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在“双招双引”方面,全力推进豫商豫才返乡创业工程与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工作融合。其中,去年4月份,在深圳举行的“双招双引”暨“头雁回归”返乡创业恳谈会,吸引270名清丰籍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

去年12月,我市成功组建农民工工作专家库。46 位兼具丰富实践经验与专业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分别被聘为我市返乡入乡创业专家、人力资源品牌建设专家、乡村振兴专家、农民工市民化专家,为我市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农民工市民化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效率,我市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就业工作深度融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系统”小程序于范县正式上线运营,在全县575个村庄落地生根,实现“一户一码”全覆盖。村民只需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获取与自身需求高度匹配的招聘信息,让就业机会触手可及。截至目前,该小程序已服务59家用工企业,帮助1.25万人成功入职,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稳就业、保民生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动力。

搭建多元平台  筑牢创业根基

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坚实载体。在县域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上,我市高起点推进“一县一园”,深挖乡土资源优势,打造了11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培育了21个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带动3.14万名农民工就业创业。

在零工市场建设方面,我市建成“4+11+N”市、县、乡三级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全年发布岗位6.7万个,对接农民工1.09万人。同时,市人社局与市总工会携手打造63个独具特色的“零工客栈”,将零工驿站与爱心驿站功能融合。在这里,农民工不仅能获取最新的零工岗位信息,还能在休息时享受免费的热水、充电、应急药品等贴心服务。“零工客栈”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我市还积极推进“一乡一业”,探索“以村带社”模式,打造出南乐张果屯西红柿之乡、清丰马庄桥蘑菇之乡、经开区王助蔬菜瓜果花卉之乡、濮阳县海通电商之乡等特色产业,带动7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产业多点开花  提供就业支撑

以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我市落实就业稳岗政策,增强经开区王助蔬菜批发市场、清丰万邦农贸市场、华龙区商贸中心、示范区万达综合体、濮东物流基地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稳定1.8万名农民工就业创业。

为助力制造业倍增行动,我市积极推动南乐会展、清丰家居等县域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吸引5万余名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创业。同时,深入挖掘县域产业潜力,连续两年培育了范县化工、台前汽配、清丰食用菌种植、南乐乐农技工等8个省级区域人力资源品牌,帮助3.5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高技能就业。

目前,在清丰家居、南乐会展、范县化工、台前羽绒等县域产业经济及全市6+20产业链中,超过60万名返乡农民工成为建设主力军。他们不仅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更为濮阳市城乡融合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本报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韩群涛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