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开发新能源是落实国家、省推进能源转型、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带动群众增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安全生产举措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发挥示范效应,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即日起,本报开设《推进新能源建设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专栏,报道我市在推进新能源建设中的有效探索。敬请关注。
本报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作为厚植发展优势、促进制造业倍增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展改革委扎实推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今年1至8月,全市工业用电成本同比下降0.029元/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电费8900万元。
用电开支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为促使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国网濮阳供电公司,对我省电价政策、全市工业企业用电成本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制订具体工作举措,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濮阳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实施方案》,明确6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制订工作台账,压实部门责任,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同时,我市坚持试点先行,选取濮阳市新纺科技有限公司为试点企业、清丰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试点园区,支持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就近多场景开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同步在全市所有开发区内推广。截至目前,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建成天能集团、德力西电器等190余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101.6兆瓦。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我市按照河南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多次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项目谋划会,指导企业详细摸排周边新能源资源,合理确定新能源开发及储能建设规模,谋划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君恒生物、龙丰纸业、信德新材料等8个项目纳入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名单,风电装机160兆瓦、光伏装机8.4兆瓦。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1亿元。
为做好电价政策宣传,优化企业用电方案,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工信局、国网濮阳供电公司等单位,编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服务手册,建立现行电价政策库、用电成本降低案例库、企业专业人才库,形成濮阳市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一册三库”。同时,开设电价政策大讲堂,举办现场培训12次,全面解读源网荷储一体化、电力市场交易、峰谷分时电价等政策,指导企业用好政策红利,降低用电成本;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工作机制作用,累计为企业送达政策告知书及能效账单1.2万张,一企一策制订综合降本措施,推动企业用电价格稳中有降。记者 樊欣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