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专题栏目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头雁”领航 “群雁”奋飞
—— 台前县实施“金牌支书”连续培养计划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6-05 07:03:39   

“我们村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经营汽车配件和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已有40余家。”

“我们加快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铺设管网4944米,硬化路面2.6万余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排放、线缆杂乱等短板问题。”

…………

近日,台前县举办“创五星 论发展”农村党支部书记大论坛,10名“金牌支书”培养对象依次上台发言,展示成果、分享经验、共论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是关键。为深化“五星”支部创建,进一步加强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培育,2023年以来,台前县探索实施“金牌支书”连续培养计划,着力在“选、育、管、立”上下功夫,打造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力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典型群体,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培养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选好人?

严格标准条件,确保人选过硬

把人选准选好是实施连续培养计划的第一步。台前县制定《台前县“金牌支书”连续培养计划工作要点》,明确纳入连续培养计划人选标准,坚持老榜样和新典型相结合、工作绩效和发展潜力相结合、重大考验和平时表现相结合,严把连续培养对象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要求一般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所在村为“四星”以上支部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成效明显。通过推荐、评审等程序,全县372个行政村共确定培养对象56名。

后方乡王楼村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2018年4月,王孟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依托村翰林故里和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等资源,积极推进传统古村落建设,强化集农产品采摘、康养民宿、小吃一条街等吃住游于一体的农村休闲旅游服务,实现村庄环境大变样,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起来,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40万元。该村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传统村落、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河南省“五星”支部村、濮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23年,46岁的王孟新被确定为“金牌支书”连续培养对象。“我感觉很荣幸,也很激动。下一步,我将努力向全国、全省、全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看齐、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提升服务能力,以发展乡村旅游、建设花木小镇为主线,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王孟新说。

为充实后备力量,台前县还以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新型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为重点,在连续培养对象所在村至少储备3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确保“源头活水”。

如何育好人?

优化培养方式,淬炼过硬本领

实施连续培养计划,重在培养,贵在精准。

台前县出台《深化拓展“金牌支书”连续培养计划若干措施》,制定系统重点训、拓展高端训、能力专题训等6项培养措施,优先选派参加省、市级培训,每年至少组织赴知名高校、先进地区开展1次高端培训,组织开展产业兴旺、文明幸福等专题培训,深化跨县域乡域实地观摩交流和导师帮带,有计划地开展“头雁对决”、大论坛等活动,按照“一人一方案、一村一团队”模式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抓班子带队伍、发展农村产业、服务人民群众、提升治理水平等能力本领。

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靶向式”培训10次,组织观摩交流5次,选聘帮带导师32名,开展“头雁对决”、大论坛等活动16场次。“成为连续培养对象以来,我每年都能参加县里举办的培训活动,包括到郑州、新乡等地学习,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学习和历练中感觉自己成长得更快了,观念更新了,思路也更宽了。”侯庙镇许集村党支部书记许延随深有感触地说。

2023年,许延随带领村党员干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吸引投资约2.2亿元、占地约53亩的帷幄户外家具项目落地投产,加上之前累计投资8000万元建成的益民机械制造、迪兰运动品制造等8个重点发展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的收入。

如今,在台前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以许集村为中心村,辐射延伸至郭芦村、西武楼村、朱沙沃村等行政村,建设了许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实验片区,许延随兼任片区党委书记。他积极指导3个联建村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明确提升方向,对整个片区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项目等进行规划整合,打通多条断头路,规划建设新的产业区,3个成员村也都办起了自己的企业,有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的许延随已成为台前县知名村党支部书记,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还当选了河南省党代表、河南省人大代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片区党委作用,推动联建村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治理共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许延随表示。

如何管好人?

从严管理监督,抓好激励保障

台前县坚持备管结合、凡调必备,农村党组织书记选举任命、辞职免职、违纪违法、表彰奖励、履职实绩等情况,均在县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县级对连续培养对象现实表现每年开展一次集中评估,先进性、引领性不够的,及时从储备库中调出。

加大帮扶支持力度,乡镇(街道筹备组)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等分别包联1至2名“金牌支书”连续培养对象,进行长线帮扶、具体指导。统筹各条线项目资源,每年每村确定1—3个项目,对连续培养对象所在村进行精准支持。

孙口镇孙码头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但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孙码头村党支部书记孙留虎和乡镇党委的争取下,县里确定孙码头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统筹协调安排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四线”入地、雨污管网分流、铺设柏油路面、开展立面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排放、线缆杂乱等短板问题,美丽乡村初具雏形,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感谢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支持,我们将依托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借力发力、乘势而上,打造红色文旅文创乡村振兴品牌,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提起今后的发展,孙留虎信心满满地说。

注重政治激励,在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时,向连续培养对象倾斜。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时,优先考虑优秀连续培养对象。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实行容错纠错,鼓励农村党组织书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轻装上阵、大胆履职。严查不实信访、诬告陷害等问题,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鼓劲、澄清正名。

如何立好人?

提升工作质效,构建良好生态

台前县常态化研究调度“金牌支书”连续培养工作,定期召开座谈会、推进会、现场会等,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坚持把“金牌支书”连续培养作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培育先进典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抓好这项工作,决不愧对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吴坝镇党委书记吴光征说。

为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的作用,台前县在各乡镇(街道)设立“金牌支书”培育工作室,专班负责辖区“金牌支书”培育工作的统筹谋划、具体推进。建立经纪人制度,为每位培养对象明确培育“经纪人”,专人专项进行跟进把关指导。目前,5人被列入市级先进典型培养对象,3人被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

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对标先进、争做先进”活动,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会3次,充分发挥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榜样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让村党支部书记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做有示范,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浓厚氛围,推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实施‘金牌支书’连续培养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我们将坚持总体设计、分步推进,全域统筹、上下联动,力争到2025年,培育2个全省有影响、5个全市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到2027年,培育1个全国叫得响、5个全省有影响、20个全市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形成‘头雁’领航、‘群雁’奋飞的良好态势,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台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清伟说。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韩永明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