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2日,在位于清丰县古城乡的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2023年度工程项目第22标段施工现场,一辆辆挖掘机伸出“长臂”开挖边坡,5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边坡整理、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河南省“十四五”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2023年度工程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于9月10日开工建设,工程建设地点分布于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经开区。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水资源中心对标主题教育要求,紧盯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坚持以学促干,积极担当作为,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工程建设“大提速”,以灌区工程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在“学”字上下功夫。市水资源中心成立2023年度渠村灌区临时党支部,把主题教育延伸到工程建设的最前沿,根据标段位置设立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3个党小组,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在自学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灌区党员集中学、研讨学;班子成员紧密结合灌区工程实际,下沉前线指挥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立足于学,贯穿于行,强化于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灌区工程建设的不竭动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灌区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丰富活动载体,在“新”字上求突破。聚焦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扬尘防治四方面,在施工标段间举办以“弘扬攻坚精神、共建优质工程”为主题的竞赛月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组织参与灌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人员开展水利职业技能大比武,进一步提高水利工作技能,提升工作实践能力;在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3个标段之间开展竞赛活动,压实压紧主体责任,忠诚履职尽责,锐意进取,在工程一线掀起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热潮。
细化工作措施,在“实”字上见实效。加强台账管理,根据施工内容和施工程序,督促监理和施工单位制订施工横道图,细化工作计划,倒排工期,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强化工程督导,督导组根据施工企业制订的重点任务台账,加强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协调、解决,促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加强环境协调,组织各县区水利局、乡镇政府实地查看现场,沟通协调施工临时占地、建筑物赔偿等事宜,给施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实行周例会制度,组织各参建单位每周定期召开工程例会,通报本周工程进度和下周工作计划,商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阻点问题,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投资量的75.2%。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有效改善沿线县区灌溉面积22.54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127万公斤,新增节水能力113.9万立方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主题教育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组织精干力量,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抢抓施工黄金期,交叉作业,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力争由合同工期的2024年3月提前到2023年12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市水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程秋霞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