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华龙区孟轲乡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和“1+7”工作方案,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工作,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在“学”上下真功。该乡坚持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抓牢抓实理论学习。一是班子成员带头学。严格执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体科级干部主动到所在党支部、分包村(社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讲授专题党课29场次,教育和引导全乡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二是党员干部跟进学。各党支部适时制订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如东城花园社区引进中原油田“老年大学”,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开班第一课,推动党的理论成果进社区。针对世纪景苑、登峰等4个油田移交社区离退休党员人数多、居住分散的特点,广泛推介“共产党员教育平台有声书”,通过听的方式学,提升学习效果。截至目前,该乡各基层党组织共召开主题教育工作动员会60余次,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0余次,涵盖党员3800余人,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开展论坛交流学。先后举办“孟轲发展是我的责任”党政班子专题论坛和“孟轲发展我先行”机关中层干部专题论坛,分享交流学习成果,拓展学习成效。通过思想上的交流碰撞,该乡形成了“1231”工作思路,为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在“查”上用真力。该乡采取“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的方式,畅通渠道、深入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查找存在的问题。一是聚焦“上级点”。聚焦市委、区委指出的问题,重点跟进上级督导检查反馈的问题,并将历次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还未整改落实或需长期坚持整改的全部纳入主题教育整改内容。二是聚焦“自己找”。认真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拟定五村整合安置区周边环境治理、文明路道路安全、推广玉兰“五星”支部创建13433模式等10余个课题,每名科级干部认领1——2个课题,带领乡村干部开展调研。目前,绿城路孟轲段两侧门面房提升等4个课题已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三是聚焦“群众提”。班子成员、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走村入户进企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各行各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各村(社区)通过张贴公告、设置意见簿、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截至目前,该乡共收集涉及民生领域、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问题43个。
在“改”上动真格。该乡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到举一反三,确保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针对排查梳理发现的问题和上级交办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对四季花城小区东门道路破损等12个应立行立改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对部分村内供水管道老化、老旧小区缆线治理等40余个限期整改的问题,正在积极协调,统筹推进整改;对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等8个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跟踪问效,持续整改。在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方面,出台《信息宣传考评细则》《耕地保护“三级田长+网格员”体系和巡查工作制度》等6项制度、机制、办法,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在“干”上见真章。该乡坚持将主题教育与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全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是在项目建设中,完成了五村整合配地清表净地和卫都大街东延、市公租房项目遗留问题扫尾工作,全力确保了6个城市更新项目和7个市、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同时,认真科学谋划了2024年各类重大项目13个,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二是在乡村发展中,不断调整完善“环卫+物业+村”卫生整治和政府购买秸秆禁烧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质效。持续加大对李家村甘薯种植基地及粉条生产加工基地、后铁炉村蟠枣农业示范园、杨干城村金蝉养殖基地等精品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三是在社区治理中,以社区党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从乡机关选派8名社区第一书记,为每个社区配备了1——3名党建指导员,既为机关党员提供了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成果转化应用于实践的舞台,也为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各社区党委紧盯年初“五星”支部创建目标,倒排工期、查漏补弱,用好共建共治力量,确保实现争星晋级。四是在守牢底线上,坚持重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六集中对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耕地保护、环保治理等工作进行综合分析、精准研判、查漏补缺,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接下来,孟轲乡将坚持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大讨论,学习思想、解放思想,练就本领、推动发展,不断延长长板、补齐短板、锻造新板,为加快建设“五个华龙、一个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少铭 刘晓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