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濮调研指示精神,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五项重点措施,主题教育呈现快速启动、紧密衔接、稳步深入的良好态势。
全面对标、挂图作战,组织推进有力有序。坚持“不等不靠、提前预热,无缝衔接、同频共振”,推进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谋划部署“先”。提前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做好衔接联动和准备工作,在省委安排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次日就召开市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市主题教育有关工作。分类指导“准”。制订1个市委实施意见,农村、社区、学校等7个领域子方案,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和新就业群体党员3类人群重点措施,形成“1+7+3”的系统推进格局,分条块组建6个联络小组,确保全覆盖无遗漏。统筹调度“清”。以树状图形式绘制重点任务图解,厘清8个方面52项具体内容,每周下发提醒,让党员干部清楚“做什么”“怎么做”。
集中研讨、全员共学,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全市兴起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的热潮。“关键少数”示范学。市委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每月列出中心组学习主题,第一次集体学习和第一期读书班已顺利结束;市、县领导干部领学带学促学,141名党委(党组)书记、468名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作专题党课报告。班子成员集中学。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班子成员依次发言,在学讲之中提高觉悟、碰撞思想。基层党员灵活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干部夜校,构建“集中学+分散学”“专家辅导+个人自学”“线上+线下”等多维学习模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党员轮讲、读书交流等活动,在“两新”组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在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面对面活动,为流动党员邮寄“学习书包”,确保易学乐学、到边到底。
直奔一线、聚焦问题,调研整改求真求实。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始终,全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重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围绕“十大战略”的濮阳实践,聚焦制造业倍增行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延链成群方面突出问题,市委常委带头领题调研。截至10月20日,全市各级各部门确定调研课题708个。检视整改盯着问题查。坚持开门抓整改,从市长热线、信访投诉中征集问题,从下沉走访、座谈了解中发现问题,从巡视反馈、审计监督中提取问题,从自我剖析、纵深查摆中认领问题。目前,全市共确定问题1189个,建立问题清单,每半月增补一次,滚动推进问题立查立改。专项整治追着问题改。对专项整治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全市新建制度机制295项、修订制度机制76项、废止制度机制44项。
汲取力量、实干笃行,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全力抓发展大事。将楼阳生莅濮调研时交办的事项分解为10大类35项90条具体任务,成立推进专班,建立专项台账,按照“13710”工作要求抓好落实。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扎实开展制造业倍增行动、“拼项目 促投资”攻坚行动。深入挖掘濮阳发展优势和潜力,梳理发展任务467项、改革事项258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倾情抓民生实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年度10件25项民生实事,9项完成年度目标,6项完成年度任务超80%。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承诺+监管”闭环管理荣获2023年度全国优秀信用承诺案例。坚定抓强基要事。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从年初的19.7%增长至28.6%,“三零”平安创建覆盖面达到100%,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1个,年底争创“五星”支部128个、“三星”以上支部2264个。开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模范机关党建创建行动,统筹推动各领域党建夯实根基、扎牢底盘。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