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濮阳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找准关键支点、实现精准发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学”字当头,让主题教育“凝心铸魂”
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的基础工程,想要让主题教育“硕果满满”,就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濮阳县广大党员干部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过程中,深扎“思想根脉”,凝聚对党组织的向心力与认同感。
鲁河镇党委将“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统一制订学习计划、发放学习材料,确保各支部党员在学习中能够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镇机关党支部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五个党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分组学习,确保学习入脑、入心。截至目前,全镇54个党支部2186名党员,开展集中学习126次,科级干部、各支部党支部书记主动带头讲党课66次。
濮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紧盯《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主题教育指定书目、选读书目,组织集中学习,确保每名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月集中学习研讨一个专题,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班子成员集中学习6次,开展专题交流研讨2次。
“民”字为要,让主题教育“落地生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主题教育的目标正是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素养能力。濮阳县广大党员干部将“民之所想”与“我之所能”相结合,体民情、解民忧,在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实践中书写新业绩。
渠村乡在办实事、解民忧上用心用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在乡村建设上,修建了青庄至大堤、叶庄至王芟河等道路12公里,疏浚了牛寨干渠、草坡武寨排水沟等河道沟渠7公里,铺设王芟河、叶庄等村污水管网5公里,安装路灯300余盏;在乡村治理上,叶庄村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有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农产品直播间、日间照料中心、托幼中心、妇女之家和心理咨询室等,受到了本村和邻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王称堌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滩区迁建、耕地保护、秸秆禁烧、安全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各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实效。聚焦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台账,采取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进、销号式办结模式,强力推进各项实事落到实处。截至目前,镇班子成员已跟踪推进20件为民实事。
“实”字托底,让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实践是主题教育的最好课堂,在实践中锻炼党员干部是我党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濮阳县广大党员干部找准“行”字支撑点,笃定前行、脚踏实地,在开拓进取中实现新突破,让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在主题教育中,子岸镇在推动发展上突出愿为敢为善为,锚定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拟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事项2项,推进民生事项1项,推动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建新功、服务发展作贡献。
白堽乡围绕集镇建设,成立工作专班,高标准推进集镇改造提升工程;聚焦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积极争取路、井、桥项目建设,主动对接、主动配合,有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承载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助力秋收、优化环境、慰问困难群众等,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新成效。
濮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民生,围绕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目标,科学调度,多措并举,创新发力,就业数量不断扩大,就业层次逐渐提升;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县域主导产业,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注重人才培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围绕住建、交通、文卫等领域,通过根治欠薪和治理欠款“双小组、双机制”调度,精准发力治欠保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李善伦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