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去年底我市启动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
自开展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市坚持高位谋划、超常推进,创新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造创业担保贷款“四化一体”服务模式,全市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就业创业服务质效水平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今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全国共有199个城市入选,濮阳名列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予濮阳的评价是,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求,濮阳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国家创建标准,结合本地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突出创建工作示范性、先进性、代表性,着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水平,全力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集聚合力谋创建
我市将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作为就业工作的总抓手,以打造全国一流的创业生态和就业环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全面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为公共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和就业环境。
1月12日,我市印发《关于成立濮阳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玲为组长,29家单位为成员的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集聚全市合力,上下协同配合,市、县一体化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制订专项方案。结合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五项创建标准,突出创新和地方特色,坚持“六抓六提升”创建思路,出台《濮阳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实施就业服务提升、职业培训提升、创业引领提升、用工保障提升、就业载体提升、智慧就业提升“六大提升行动”。
完善工作机制。制订创建工作台账,组织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台账管理机制、督导指导机制,实行“周推进、月调度、季评价”工作模式,比机制、比服务、比亮点、比成效,确保将创建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强力落实政策。强化落实新一轮稳就业政策措施,坚持稳岗位、扩就业、促创业、保民生并举,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服务。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就业这一基本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全域覆盖,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基本盘,聚力攻坚拓展就业增长点。
强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我市以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措施为基础,制订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条路径等政策文件,开展“迎新春 稳就业 促发展”专项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治欠保支“三包三联”活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助企减负稳岗,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等提供就业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政策体系。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全国地市中首家以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施意见》,开展“濮上·春风”就业行动。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5.28万人。实施就业“扩量提质”行动、就业援助“暖心工程”,突出抓好零就业家庭、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强化援企稳岗保障。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健全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对重点监测企业进行用工调查,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实施定点服务。创新实施“保主体稳就业 助万企惠民生”九大专项行动,累计为9700多家企业发放、减征、缓征各类就业培训补贴资金、创贷资金、社保资金30亿元,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公共招聘服务。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服务绿卡企业”“夜市招聘”等“11+N”就业专项行动,截至9月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58场。全省率先打造“就业红娘”直播服务平台,累计举办就业直播235期,参与企业1.2万余家次,提供岗位50万余个。
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计划,整合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高标准建设统一规范的濮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河南油地创业园零工市场建成投用,推动“3+9+N”零工市场建设,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在濮阳就业网等公共招聘网开设零工信息(灵活就业)专区,多点联动推送招聘岗位和零工需求信息。
创业带动就业释放倍增效应
创业是推动就业不竭的源泉。
大力实施创业引领工程、强化实施返乡创业“雁归濮上”工程、创新实施创贷“濮阳模式”提升工程……我市通过实施创业引领提升行动,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提高就业质量。
大力实施创业引领工程。强化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四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创业政策供给,落实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税费优惠等扶持政策,降低创业成本。截至9月底,全市开展创业培训7783人次。实施创业孵化平台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特色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创业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区,全市建成创业孵化园区31家,累计吸纳创业实体2100余家。
强化实施返乡创业“雁归濮上”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每季度召开全市返乡创业“雁归濮上”工程现场观摩活动,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8061人。持续开展市级返乡创业示范乡镇、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等评选认定活动,举办“凤归中原·雁归濮上”返乡创业大赛,组织“返乡创业之星”评比表彰,挖掘培育“头雁”典型,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文化。
创新实施创贷“濮阳模式”提升工程。充分释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效应,创新实施创业担保贷款“2554”工程,降低贷款门槛,优化办理程序,创新推出“兴村富民贷”“助企贷”“人大代表贷”“青创贷”等七大创贷品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国率先推行“创贷”线上系统,由“见面办”升级为“掌上办”,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创贷服务。
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7.95亿元,其中发放返乡创业贷款 14.69亿元,扶持带动创业就业33029人次。放贷量和目标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贷款回收率达99.6 %。创业担保贷款“掌上办”全国首创实施、“濮阳模式”多次获人社部全国推广。
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发展
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
技能人才,既是创业创新大军,更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撑。我市坚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强化就业导向,围绕提高“四率”水平,建立职业培训“1+5”政策体系,聚力打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和培育创业创新大军。
立足“四新两能”产业布局,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力推进职业培训“助企强技”“名师助企、校企合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等五大行动,全面推行“六单式”模式,“中原氢工”“中原化工”等“中原”系列人力资源品牌初具规模。
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领先的公共实训基地,着力打造豫鲁冀省际区域职业培训中心、国家世界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全域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南乐县、台前县公共实训基地,启动建设清丰县公共实训基地。高质量建设濮阳技师学院家政实训中心,建设“濮阳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数字技能人才学院”、濮阳“金家政”服务平台。
推动油地人力资源战略合作,聚焦培训合作、人才服务合作、就业创业服务合作等领域18项合作项目,助推油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9月底,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3万人。我市被评为全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先进地市。中国《职业》杂志以《深化技能人才培养 打造“技能濮阳”高地》为题,面向全国推介濮阳市经验做法。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我市以夯实稳岗就业“基本盘”,作为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初心,凝心聚力、坚定不移地全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效,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奋勇前进。
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李涛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