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时节,阳和启蛰,品物皆春,2月的龙都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走进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伴着由机械轰鸣声奏成的“春耕序曲”,一大批在建项目正“拔节生长”,逐步长成整片“产业森林”。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近1000名工人入场,20支队伍齐动工。2月18日,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酐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该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20万吨顺酐项目,计划5月试生产运行,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利税1.5亿元。
“目前项目土建基础已经完成,设备已全部到货,完成安装85%,其中大件吊装全部完成,主装置钢结构安装完成90%;管线、阀门、管道材料全部到场,正在进行工艺配管。”该项目总经理黄峰介绍说,“今天是距离目标日期5月18日倒计时的第88天,项目上下都在抢抓建设黄金期冲刺奋战,确保圆满完成‘百日会战’攻坚任务。”
一边是负责技术攻关的研发中心,一边是实现成果转化的中试基地,研发大楼和在建场地相映成趣,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协奏曲在濮阳朗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奏响。该项目一期建设年产6万吨二硫化碳生产线及公用工程,二期建设年产3.4万吨橡胶助剂生产线,三期建设年产4万吨烷基硫醇生产线,配套建设濮阳市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目前,研发大楼实验室和检测分析中心已建成,正在开展双酚AF、六氧乙胶合氧电子化学品等研发项目。
“项目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非催化连续合成二硫化碳技术和微通道自动化生产技术,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各产品之间闭路循环,能量梯次使用,废弃物也能得到综合利用,从而实现低消耗、高效率和高产出。”濮阳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同新说,研发中心的建成也将打通“实验室技术孵化—中试技术规模化—新技术产业化—成套技术市场化”的链条,助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和创业创新高地,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
年产6万吨防水涂料、6000万平方米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00万平方米高分子卷材项目试生产在即,在河南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改性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防水涂料生产车间里,弧光闪烁、叮当声声,技术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设备。公司计划逐步投产6条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6条高分子卷材生产线、1条防水涂料生产线。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环保设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技术实力雄厚,产品主要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及各类基础设施,特别适用于各类单层屋面、暴露屋面,如彩钢、压型钢板屋面、大型场馆屋顶等,具有可直接暴露于外表的优势,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建成后第一年可实现税收3000万元,第二年可实现税收3800万元,并将逐年递增。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一处处紧张忙碌的建设工地,催人奋进、给人力量,随着新项目的建成投产,也将催生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濮阳这片土地上广泛积蓄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本报记者 刘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