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市经开区化工园区的中农发河南农化有限公司,感受生产一线的“忙碌劲儿”。
一个个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白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员依次通过金属探测安检门,进入厂区;一辆辆槽车在成品罐区内等待装车,稍后,装满成品2-甲基-6-乙基苯胺、2,6-二乙基苯胺和乙草胺的槽车将发往山东、江苏等地。“这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居全国第一。”中农发河南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龙生告诉记者。
在公司的安全生产中控室,6名监测员端坐在电脑前,实时监测各项参数的变化。“只要一发现异常,我们就会及时和负责检修的工人联系,工人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赶往报警点处理,异常修复后,系统就会自动取消警报。”安全环保部的王松柏介绍。
“行情好,信心足,全员上下都在齐心协力忙生产。”李龙生告诉记者,为了满足一季度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生产到大年三十才停工。复工后,由于累计订单量激增,公司员工一度紧缺。“多亏了政府举办的‘春风行动’,让我们及时补充到人力资源,保证我们开足马力冲刺‘开门红’!”李龙生说。
中农发河南农化有限公司属国家农药定点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项国家级资质。公司产品畅销河南、山东、江苏等农业大省,还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2022年,我们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027%。”李龙生说。
为什么企业营收在一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李龙生看出了记者的疑问,神秘地吐出了“改革”两个字。
是的,改革一子落,企业满盘活。“改革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中农化改革以来,公司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下一步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做好成本能耗、项目建设、内控管理等方面工作,结合市场对现有产能进行调整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链利润增长点,用实际行动彰显央企的责任和担当。”李龙生说。
(濮阳日报记者管淑颖)
编辑:赵学达
二审:刘迪
终审:黄玉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