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专题栏目 > 老兵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建功军营的濮阳兵,好样的!”
——濮阳市优秀现役军人风采展示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17 09:13:02   

编者按

濮阳,是红色革命老区。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在这里揭开战略进攻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

鼓角铮鸣远去,光荣传统赓续。市军地各级忠诚履行使命担当,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一批批优秀青年输送到部队,在军营建功立业,书写濮阳儿女担当。

为征兵代言,为青春壮行。又到新年春季征兵时,濮阳市军地以“建功军营的濮阳兵,好样的!”为主题,专门筛选荣立二等功以上现役军人,采写一组新闻稿件,展现新时代军人风采,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帮助适龄青年理解参军的意义,不断坚定从军报国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期待更多高素质适龄青年汇入强军洪流,书写别样迷彩青春。

管超楠: 闪耀国际赛场的军中“霸王花”

人物名片:

管超楠,女,解放军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军事五项队运动员,河南省南乐县人;2014年9月入伍,2019年6月提干;先后参加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大项赛事,夺得多项个人冠军和团体冠军,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2019年底被家乡评为“感动濮阳”十大年度人物。

image.png

在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管超楠获射击单项第一名。

“我申请继续参战!”

2023年8月22日至26日,第67届军事五项世锦赛在瑞典举办。来自濮阳市南乐籍女干部、参赛选手管超楠,在不慎扭伤脚的情况下,坚决请求继续比赛,最终和战友一起夺得了障碍接力和女子团体冠军。

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被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称为“捍卫军旗之战”,其中的赛事包括200米或300米大口径步枪射击,50米障碍游泳,手榴弹投准和投远,500米障碍跑,男子8000米越野跑、女子4000米越野跑等5个竞赛项目,体现了陆军单兵实践训练的基础要素,是对军人意志品质的严酷挑战,更是各国展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舞台。

成功,只偏爱经受过千锤百炼的人。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管超楠每天坚持越野跑4公里。训练时,为了据枪稳定,她每次据枪瞄准都坚持30分钟以上,还在枪上悬挂砖头加重训练。投准是4个地环靶,分别为15米、20米、25米、30米。为达到精准投掷,管超楠偷偷加练,有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甚至连拿起筷子吃饭都成问题。

障碍跑和障碍游泳对身体的要求截然不同,障碍跑需要身体“硬”,能耐磕;而游泳又需要身体“软”下来,有柔性。在“硬”与“软”的要求下,管超楠经过万余次训练,找到了身体的最佳融合度,从而达到力量与协调性的完美结合,使得她在陆上与水上障碍间如鹰隼展翅般快速掠过。

“管超楠不简单,永远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平时能吃苦、勇拼搏,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解放军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军事五项队有关人员介绍,军事五项运动员练成需要经历重重考验:练越野,要跑8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两圈;爬5米绳梯,要上下跳将近1.6万次,相当于9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练游泳,要在障碍重重的泳道里游8000余公里,相当于横渡渤海海峡60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管超楠先后参加了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大项赛事,凭借实力崭露头角,先后夺得多项个人冠军和团体冠军,用骄人的成绩,秀出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2019年6月,管超楠经组织考察后提干。戴丹华


王守雷: 从战士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

人物名片:

王守雷,男,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科长;河南省范县人,2005年12月入伍,2007年9月考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先后参加跨越、联合行动等系列演习,以及金鹰国际狙击手等比武竞赛,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image.png

王守雷在快速手枪实弹射击训练中。

2022年6月中旬的确山县,热浪袭人。

然而比热浪还袭人的,是号角声声急的催征战鼓。6月16日至20日,中部战区陆军组织侦察比武在河南省确山县某训练基地激战正酣。

比武赛场上,一位少校军官格外显眼:只见他一边对着地图量算标绘,一边紧张地进行想定作业。经过2天的紧张角逐,他带领的团队在比武竞赛中脱颖而出,先后取得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当年年底,因表现突出,他荣立二等功1次。

他就是河南省范县籍优秀军官,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科长王守雷。

点燃荣誉之火,照亮冲锋之路。那次比武从受领任务到比赛,仅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王守雷作为团体作战的负责人,既要把个人素质练上去,还要带领大家一起战斗。为此,他一边组织大家训练;一边研究竞赛规则,分析出的11类67条竞赛要点成了战友训练的重要“法宝”。由于连续奋战,王守雷曾两度发高烧,但他仍然咬牙坚持,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第一天职。2017年9月,正值军改期间,一纸命令,王守雷被任命为某无人机连连长。由于这个连队的人员是从各个单位抽调组成,懂无人机的骨干寥寥无几。

特战专业出身的王守雷面对这一局面,果断下了两步棋:自己先练起来,然后带着大家一起干。为提高适应新岗位的能力,他找来无人机相关书籍“白+黑”自学起来,遇到难题就向院校无人机专家教授请教。经过半个月的摸索,他带领连队骨干一边规范训练事项,一边开始组训。年底时,该连队参加确山某演练,无人机侦察飞行、突防等战法得到实战检验,受到上级首长的一致肯定。

“岗位就是战位,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王守雷经常这样说。2018年6月,王守雷担任该旅教导队队长。这一岗位担负着全旅无人机侦察、通信信号侦察等4大类17个小专业骨干培养任务。为此,王守雷提出“从实战出发,当好‘磨刀石’”的建设思路,制订“编大纲,强能力,精专业”等一系列举措。3年间,共为基层连队培养200余名教学骨干、100余名带兵骨干。

爱岗敬业,当好强军路上的一颗“螺丝钉”。多年来,王守雷历任战士、学员、排长、连长、队长等职务,并出色胜任,受到领导和战友的一致称赞。戴丹华


郑志伟:扬威赛场的“金牌”武教头

人物名片:

郑志伟,男,武警江西总队南昌支队某部班长,河南省清丰县人;2006年12月入伍,先后参加武警部队举办的“武教头——2021”教练员比武竞赛,被所在部队表彰为“十大标兵教练员”“十佳士官教练员”“百名优秀士官”“十大标兵士官”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image.png

郑志伟为官兵示范教学。

赛场竞风采,奋力勇争先。2021年9月底,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武警部队在网上组织开展“武教头——2021”教练员大比武,来自濮阳市清丰县籍优秀士兵、武警江西总队南昌支队某部班长郑志伟名列其中。

近年来,郑志伟针对不明无人机在军事实施和军事行动过程中拍照、摄像易造成失涉密等问题,专门研究反制方法措施。演示现场,他采取无人机撞机、无人机挂网、无人机发射捕捉网、枪发式捕捉等反制方法,对不明无人机进行捕捉,受到观摩的武警部队领导和战友的一致称赞。

一战成名,郑志伟脱颖而出,赢得了武警部队“十大标兵教练员”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他因此被战友亲切地称为“金牌”武教头。

“金牌”教练不是天生的。说起自己走上教练员岗位的心路历程,郑志伟至今对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滑铁卢”记忆犹新。那一次,他代表支队参加武警江西总队组织的教练员比武,本打算冲击前三名,但因准备不够充分、心理素质欠缺等原因,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最终成绩很不理想。

“教学不能想当然,而是要紧贴任务实际、环境实际、战场实际。”郑志伟说。从那以后,他像着了魔一样,开始认真琢磨教学技巧、课件制作,并主动请缨当示范兵;课余时间,他搜罗各种教学视频,反复观看,领会其中的精髓要义;一到周末,他在图书馆一坐就是半天,一页一页地研究训练教材……

苦心人,天不负。郑志伟在磨砺中厚积薄发,2014年、2015年,他连续两年被武警江西总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2016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2021年,被武警部队评为“十大标兵教练员”。

“比武就是要让我当‘酵母’,帮助部队提升整体训练水平。”郑志伟把比武中学到的各种组训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训练中,并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教学笔记20余万字,统一6个科目30余类动作,总结出一套贴近执勤单位实际的军事教练员培养方法。

几年来,郑志伟培养了一大批带兵组训能手。其中:近10名骨干走上干部岗位,30余名骨干成为优秀班长;先后培养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3人、总队“优秀教练员”5人。

郑志伟,名副其实的“金牌”武教头!戴丹华 王友恒


秦自行:中原雄鹰为祖国奋飞

人物名片:

秦自行,男,空军某部飞行员,河南省濮阳市经开区人;2003年9月入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参加过执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等大项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image.png

秦自行驾驭战机,准备出征。

梦长空,志在苍穹。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空军某部飞行员秦自行所在的预警指挥机梯队以米秒不差的完美姿态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荣誉的背后,是艰苦的磨砺。训练节奏快、休息时间短,与大型预警机混编飞行,空情复杂。为此,秦自行和战友对照地图精量细算;每次飞行结束后,他们顾不上休息,便一头扎进飞行评估室,判读数据、查找不足;围绕受阅中可能遇到的复杂天气情况,制订各种方案预案,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因表现优异,秦自行被评为“空军优秀飞行员”。

这位飞行员令人称赞。2003年参加高考时,秦自行以581分的成绩放弃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的机会,毅然参加空军招飞考试,并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从飞行学员到战斗机飞行员的通过率仅为30%。秦自行凭借过硬的表现,于2007年顺利毕业,成为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平时“处变”,战时“不惊”。2020年一次执行任务中,秦自行驾驶的战机在翻转时突然发生液压油渗漏,导致操作系统出现故障。由于失去液压助力,操作杆变得异常沉重,秦自行紧紧握住操作杆,用尽全力使飞机保持稳定。

随后他迅速呼叫塔台,并调整飞行姿态,启动紧急避险方案……随着一连串有序的补救措施,战机最终安全着陆。“在空中,处置险情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只能通过平时无数次的模拟训练演练,才能在真正出现险情时做到临危不乱。”秦自行说。

战而练,为战强身。没有飞行任务时,秦自行每天坚持跑步5000米,做200个仰卧起坐和俯卧撑……这是他每天必须“打卡”的项目,也为自己空中逐梦提供了动力源泉。

隆冬时节练兵忙。

破晓时分,空军某机场,迎着朝阳,一架架银色战鹰划破苍穹,飞向祖国辽阔的领空……这是秦自行带领团队执行的又一次飞行任务。

入伍20载,千百次起降,他实现了安全飞行20年。“为祖国,去飞行;为人民,守空域”,这是秦自行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一生的追求。戴丹华


吕兵力:高原保障尖兵

人物名片:

吕兵力,男,第76集团军某旅仓储分队队长,河南省濮阳县人;2004年12月入伍,先后“七上高原、八赴贺兰”参加演练保障,执行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等大项任务,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image.png

正在排除电源故障的吕兵力。

隆冬时节,甘肃省积石山县格外寒冷。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第76集团军某旅官兵迅速赶到灾区,争分夺秒转移群众、搭建帐篷。来自河南省濮阳县籍的吕兵力就是其中一员。冬季昼短夜长,该旅仓储分队队长、油料技师吕兵力及时启动电源挂车,并架设临时用电线路,保障战友连夜搭建帐篷、架设暖炉,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夜。

一天深夜,已经连续奋战几天的吕兵力感到有些疲惫,正准备休息时,突然接到单位电话通知,临时安置点一家村民帐篷内断电,请求帮助接通电源。

“受灾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吕兵力迅速背起绿色作业包,拿着手电筒向灾民的帐篷走去。一到帐篷,他就开始忙活起来。他站在帐篷外,嘴里咬着手电筒,两手捋着电源线查找断电原因。很快,他的双手被冻得不听使唤,他就停下来搓搓双手,继续忙碌。经过细心查找,断电处终于被找到,吕兵力快速将电源接通。

采访中,笔者眼前的吕兵力黑黝、壮实,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一位有着20年兵龄的老兵,他的经历更让人啧啧称奇。几年来,他当过步兵、通信兵,后走上仓储分队队长的岗位,又学了装备维修、电工,包括发电机、油车、沐浴车、净水车等装备的维修与使用,并先后考取装备维修、电工、通信、驾驶等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今,吕兵力能熟练操作维修多种后勤装备,曾在大项任务中处置突发情况10余起,令官兵频频点赞。

然而,他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磨砺与坚持换来的。近年来,吕兵力在岗位上成功转型,离不开持之以恒地学习。他主动向身边的官兵请教,并到岗位上实践。他自学了《步兵战术》《油料装备维修技术》《军队油料供应管理》等书籍,还到陆军勤务学院等院校进修,使自身的理论功底逐渐丰厚起来。

“每一个平凡岗位都是谋打赢的战位,只要用心去做,终会点亮人生。”这是吕兵力常说的话。新年伊始,吕兵力所在旅组织水电工、泥瓦工、园艺工、土木工的军营“四小工”集训,他主动将“棒绝活”传授给战友,手把手地教授,使“徒弟”们很快胜任,受到了一致好评。戴丹华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