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范县濮城镇罗楼村的濮润庄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灿灿、黄澄澄的稻谷令人心情无比愉悦。特别是刚刚收割后的秸秆散发着植物的清香,简直让人沉醉。公司墙上写着“团结紧张、活泼严肃,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似乎在诉说着它的与众不同。
2000年,带着对部队深深的眷恋,张理勇退伍返乡。他先后从事过餐饮、烟酒、装修、贸易等行业,在城市商潮中一路摸爬滚打,没几年就有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张理勇对家乡的眷恋却与日俱增。
“回去吧!”2018年夏,善解人意的爱人刘金霞对张理勇说。言毕,二人相拥而泣,因为他们知道返乡创业之路必然艰辛。
2018年8月,张理勇与爱人刘金霞在濮城镇罗楼村安营扎寨,创办濮润庄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们筹措资金500万元,租赁了600余亩旱改水土地。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发展稻虾共作基地,发展小龙虾养殖、有机大米种植。
近年来,张理勇几乎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浇水施肥、清除杂草、观察长势,整天从早忙到晚,脚步几乎没有停下过。“三分靠天、七分靠管,农业上偷不得半点儿懒。”张理勇说,“我的心思全在地上,虽然忙点累点,但每天都很开心。”
经过5年多的努力,张理勇夫妇已建有小龙虾、有机水稻、黑麦、绿麦4个生产基地,把公司发展成为集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注册了“濮润庄园”等商标,种植的高品质大米先后获得有机认证、富硒认证。
谈及公司收益情况,张理勇憨厚地笑了笑。他说:“2021年总销售额200万元,2022年总销售额300万元,今年预计还能再创新高。最值得骄傲的是,公司用工一直坚持脱贫户、退役军人军属优先原则,如今已吸纳退役军人军属30余人、脱贫户50余人,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身着军服,张理勇是保家卫国人民子弟兵;脱下戎装,他以军人特有的干练和活力,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带领和影响身边的父老乡亲致富,成为家乡建设的带头人。最近,他在与多家知名电商合作开拓电商业务,探索发展立体式种养、农产品采摘及垂钓等新模式。
从“战场”到“商场”,自他乡返家乡,张理勇的逐梦之旅未曾停歇。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李红忠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