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专题栏目 > 老兵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李爱民:播撒“感恩”之种 绽放双拥之花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19 08:01:29   

在濮阳,有这样一位老人,虽已年至耄耋,却仍像一名不知疲倦的耕耘者,坚持在龙都这片沃土播撒“感恩”种子,绽放出色彩斑斓的双拥之花。

这位老人,就是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濮阳分会会长、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李爱民。

今年82岁的李爱民是一名老兵,1959年参军入伍,1961年在部队入党。18年的军旅生涯里,他经历了1962年的台海危机、1965年的中印边境争端,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抢险救灾,上过前线、跳过冰河,总是不惧危险、冲锋在前。战友一句“要死死在战场上,不能死在病床上”的话语,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

1978年,李爱民转业到地方。他时刻保持军人优良作风,无论是在安阳地委组织部,还是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始终兢兢业业,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2年,李爱民光荣退休,但并没有想着歇歇脚,总觉着自己还应该为社会、为人民做点事情。党的十八大以后,看着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爱民想做事的激情被彻底点燃了。

李爱民心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都要常怀感恩之心,要感恩党、感恩国家……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再不报恩就晚了。他决定,传播感恩文化。

李爱民知道,传播感恩文化,绝不能只在口头说说,必须要有宣传阵地。他个人先后投入50余万元,打造了3处感恩文化传播阵地。他改造家乡老宅院,创建爱民文化大院,通过书法、戏曲、绘画展览等形式,广泛传播感恩文化;他在市城区益民路租房建起感恩文化展厅,定期邀请市域教育、文化、书法界专家,举办感恩文化讲座、义务写书法等活动;他还拿出家庭生活住宅办起“爱民感恩文苑”,创办家庭党校、退役军人微课堂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役军人爱国、爱党、爱民、爱军的感恩情怀。

在李爱民的感召下,我市不少老干部、退役军人纷纷加入感恩文化的传播队伍。2018年,李爱民发起成立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濮阳分会,时常组织感恩文化志愿者进党政机关、进基层、进社区,让感恩文化走进党员领导干部中、走进广大公务人员心中。

李爱民还于2021年成立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吸引了100余名退役军人投身志愿服务。他与志愿者一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关爱青少年儿童、助力文明实践,成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感恩路上,李爱民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前迈步的机会。今年7月,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学校揭牌成立,李爱民受邀担任特聘客座教授。现在,他正积极筹划,依托学校阵地和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优秀退役军人加入,把感恩文化和双拥工作结合起来,打造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突出双拥主题、富有特色亮点的双拥学校品牌。

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近10年来,李爱民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感恩文化的传播和志愿服务当中。“走好人生路,用足生命灯。感恩无止境,活得有价值”,是李爱民送给自己的打油诗。他说:“看到那么多人因感恩而幸福,我就很有成就感。只要我活着,就一定把感恩文化传播传承下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和人民服务至生命最后一刻。”本报记者 岳彩寒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