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丰县第一实验小学,提起杜雷昌,同事和学生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45岁的杜雷昌,曾在部队服役3年,现任教于清丰县第一实验小学,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市十佳师德标兵、县最美志愿者和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校外辅导员,完成了从“保家卫国”到“教书育人”的华丽转身。
执着是他的本色
穿上军装是素质过硬的军人,卸下戎装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自己选择的路,咬牙也要走下去。”任教之初,在学校里大家总能看到有杜雷昌忙碌的身影。他每天夹个笔记本到各个教室去旁听每位老师的课,听课听得比班上任何一个学生都认真,下了课还抢着向老师请教,与学生探讨,并把所思所想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回到家之后,他又到网上浏览学习各种教学资料和视频,然后一点一点地“啃”,一点一点地“钻”。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努力钻研教材,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环节;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博采众家之长;聆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过后,当听过杜雷昌的试讲课之后,校领导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小杜,你的课上得真棒,专业水准也很不错。加油干!”
生动的教学,翔实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解读,杜雷昌的课堂总是人气爆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许多老师也来“偷听”,调皮的学生说,杜老师上课不用“点名”,要“报名”。
奉献是他的底色
哪里有救援任务,哪里就有他出现的身影。
身为一名退伍军人,杜雷昌时刻不忘记自己永远还是一个兵,利用自身特长加入到濮阳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在庄严的宣誓仪式后,杜雷昌感到了身上的使命与责任,10年如一日践行着“尽己所能、不求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誓言。
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是一起事故,牵涉一个甚至多个生命的安危,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入队10年来,濮阳和周边地市的水域都布满了杜雷昌和队友们的足迹。
“我参加抗洪抢险,我有水上救援经验……”2021年7月,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特大水涝灾害袭来,穿越清丰境内的卫河,受上游影响,面临水位上涨、漫灌、决堤的危险。杜雷昌主动请战,迅速加入退役军人防汛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卫河清丰段担负清理河道、拆除影响泄洪的废弃大棚、协助村民巡堤查险等任务。暑假期间的他始终坚守在大堤上,每天从事着构筑子堤、迁安救护、守堤巡险和物资搬运等任务。
“感谢你对这次冲锋舟集训的支持………”2022年8月,在濮阳市军分区举办的“百名操舟手”集训中,杜雷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教学和保障任务,传经验、教方法,受到濮阳军分区领导的一致赞扬。
传承是他的特色
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
在教学过程中,杜雷昌始终在思索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冀鲁豫抗战纪念馆、县烈士陵园和档案馆等地收集整理素材,制作了《红色人物集》《红色故事会》和《红色歌曲集》等口袋书,让学生们在回忆红色人物中培植报国之志,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根植忧患意识,在传唱红色歌曲中厚植家国情怀。
2020年10月,在杜雷昌的发起下成立学校国防军体社,在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站军姿、走队列等课目成为课堂上的“规定动作”,叠“豆腐块”、拉歌等富有部队特色的活动融入教学环节,“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嘹亮口号回荡在操场上空……真正让国防教育在校园里“燃”起来,让红色文化在学生中“火”起来。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教师,给学生传递这种正能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千千万万的奉献者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杜雷昌谈起他的初衷说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