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全市经济加快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华龙区人大常委会以‘促进制造业倍增 人大在行动’专项活动为契机,围绕华龙区委提出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业倍增目标任务,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优化、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聚焦问题抓整改,强化监督提质效,以人大方式推动支持制造业倍增各项措施落地落实。”5月22日,华龙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理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年,华龙区圆满完成制造业倍增各项任务目标,被评为全市2023年度制造业倍增行动优秀县(区);今年一季度,该区制造业投资累计完成2.22亿元,提前实现全年目标,产值累计完成5.61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个,占市定目标的38.1%,签约总金额134.5亿元,实现了良好开局。
开展专题调研,为制造业倍增把脉问诊。紧紧围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和制造业倍增行动,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走访企业,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调查,召开区联席座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讨论,在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项目谋划突出“实”,产业导向突出“明”,着力下好先手棋、布好领航棋等7条工作建议,为全区制造业倍增行动把脉问诊,得到了市人大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批转相关部门。调研报告被省、市人大评为优秀调研成果,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强化监督实效,为制造业倍增保驾护航。听取审议区政府营商环境“两条例”贯彻执行和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两条例”贯彻落实;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工作情况的报告,推进行政审批流程简约化、办事规范化、服务便利化,助推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和廉洁高效的经济发展环境;听取区政府“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提出整改意见,促进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工作经验被省“万人助万企”活动办公室《工作动态》刊发。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推动下,华龙区连续两年排名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7位。围绕资金、环境和法治等支撑保障要素,通过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监督,持续推动“人大代表贷”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听取制造业倍增实施情况的报告,推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司法保障、环境目标、人才保障等调研成果落地见效,全方位支持保障制造业倍增行动。
发挥代表作用,为制造业倍增聚智汇力。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代表名额着重向制造业领域倾斜。45名企业界人大代表中,制造业领域区人大代表25名,占企业界代表的56%,其中2名担任常委会委员;辖区内市人大表55名,其中制造业代表7名,省人大代表4名,其中制造业代表1名,切实发挥其在行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一线双联系”,连续三年选派180名有专业特长、履职能力强的“精英代表”挂牌联系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精准选题、精准调研、精准审议、精准跟踪,真正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人大工作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在氢能研究院和锐驰高科设立新兴产业代表联络站和制造业代表联络站,引导人大代表发挥经验优势、行业优势,围绕新兴产业和制造业发展出“破题”的思路、找“破冰”的办法、提“破局”的建议,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大智库”,真正“帮”到点子上、“助”到关键处,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亚的充分肯定。成立人大代表财税工作室,架起代表与纳税人(企业)之间的连心桥,监测经济运行,通过实行建议收集和交办处理机制,督促推动各项财税政策和惠企措施落实落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要素支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脉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动员人大代表“走出去、请进来”,广泛收集提供高质量信息,为招商引资“添砖加瓦”,做招商引资的坚定支持者、有力推动者、积极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助力华龙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上下联动,为制造业倍增凝聚合力。根据“促进制造业倍增 人大在行动”专项活动部署安排,及时召开动员会,动员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工委)和各级人大代表全面参与到活动中,鼓励乡镇(街道)人大结合辖区实际,做优自选动作,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环境、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宣传、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强化问题督办等途径,全方位开展监督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强化问题整改监督,促进支持制造业倍增各项措施落实,以人大之力为全区制造业倍增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助力添彩。
“通过‘促进制造业倍增 人大在行动’专项活动,代表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作用发挥和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助力实现产业转型、项目落地、环境优化,全区制造业倍增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杨理宏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人大安排部署,围绕区委制造业倍增行动,进一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举措,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效率,为制造业倍增行动贡献人大力量、人大智慧。”记者 杜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