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西红柿“红”了烟之东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19 08:06:57   

“一到晚上,十里八街的人都聚到这儿,比咱镇上都热闹。”

“打这儿路过的人都说,一看这个村的群众手头就有钱。”

9月17日,在南乐县张果屯镇组织委员韩佳宸的介绍下,热闹、富足成了烟之东村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那可不是,园区沿街4个饭店,每个饭店都能安排60桌以上的包桌。”

“光说大的饭店就有7个,还不算做小吃生意的小摊小店。”张果屯镇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战秒给记者解释,“主要是南来北往的人多,每天来拉西红柿的大车不断,不少是从山东、河北过来的,到这儿总得吃吃饭、歇歇脚吧。”

三言两语,道破了烟之东村热闹、富足的原因。

烟之东村设施农业种植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尤其是西红柿种植,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2008年5月,赵战秒以烟之东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发起成立南乐县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西红柿、草莓等果蔬种植及加工、销售为主,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及生产资料采购、新品种引进、培育与推广。合作社现有大棚800余座,占地面积2000余亩,果蔬年产量3500万斤,年产值7000万元。2020年,合作社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西红柿小镇,开展优质西红柿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开发、种植推广、订单销售、贮藏加工,以及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运作。

“目前,合作社的农产品日交易量达到30万斤,每天进出货车30余辆,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到了旺季,每天进出货车在40辆以上,每天参与装卸的工人有三四百人。”赵战秒告诉记者。

在园区,随意走进一座西红柿大棚与种植户闲聊几句,就能让你涨不少见识。“博娜8号果子大、颜色好,产量也高。”“宝粒源303植株健壮,连续坐果能力强。”这些普通人看不出区别的西红柿植株,在内行人眼里却各有千秋。

而提起西红柿种植,烟之东村几乎人人都是内行。

“咱这儿有市场,种的西红柿不愁卖。技术更不用说,种了这么多年了,积累了一定经验,合作社还不定期请专家来给指导。”村民赵来印今年承包了3座大棚,种了3亩西红柿,一年收两茬,预计年收入10万元左右。“我这个收入,在村里算是中等吧。”赵来印笑着说。

“产业兴旺是‘五星’支部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韩佳宸说,产业兴旺也是支部过硬的具体体现,只有产业兴旺,群众才能富裕。群众富裕了,生态、平安、文明也就容易实现了。

采访结束,天色渐暗,以烟之东村为中心的园区周边又热闹起来。这热闹背后,有产业兴旺的支撑,有平安和谐的环境,有淳朴文明的民风,共同勾画出一幅幸福宜居的乡村生活图景。记者 王庆红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