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清丰县马庄桥镇:人居环境再整治 乡村“蝶变”展新颜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7-04 08:27:24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号角吹响以来,清丰县马庄桥镇坚持党建引领、由点及面,围绕“6+4”专项行动,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心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党委带动,强化宣传部署。一是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乡村两级干部会议,对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进行研究部署、全面发动。建立“科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胡同”的分包责任制,实行“日督导、周通报、月评比”考核推进机制,每月评出前三名发奖金、颁发“流动红旗”,后三名包村科级干部、村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发“流动黑旗”,变“常规整”为“强力推”。二是线上线下齐宣传。及时制订《马庄桥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宣传方案》,由镇社会事务办、包村干部、各村网格员开展镇域村内上门入户宣传。同时,利用乡村大喇叭、宣传横幅、微信、宣传广播车等多种媒介,及时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和最新进展,引导群众树立环境卫生长久保持的理念。三是评比评先营造氛围。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注重工作造势,组织全体科级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观摩、村党支部书记担当作为大论坛等活动,现场交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体工作,谈成绩、谈不足,学方法、找差距,充分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坚持集中比晒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价机制。

支部推动,党员力量先行。一是全镇13个行政村分别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成立相应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挂帅,村“两委”成员参加,吸纳部分老党员、有威信的村民代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的标杆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群众参与。二是以村党支部为桥头堡,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召开座谈会、发放倡议书,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专项整治与发动群众结合起来。三是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吸收党员相结合,如运用“村‘两委’干部监督+党员监管+入党积极分子负责”管理制度,在坑塘处树立印有负责坑塘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人员名单的提示标牌,明确人员分工,细化区域任务,健全党员纳入机制,在提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村内事务参与感和责任心的同时,规范整治村内坑塘,实行常态化责任分区治理机制。

干群联动,提升整治质效。一是领导干部主动作为。通过开展党员干部认领胡同、清扫垃圾、义务植树等行动,联合镇卫生院积极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二是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开展“我为环境献一策、我为美丽支一着、我为整治找找茬、我为人居挑挑错”活动,鼓励群众争当环境网格员、政策宣传员、卫生监督员。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目标、内容等,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户主会,以美好愿景争取群众支持,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梳理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是干群联手获得成效。截至目前,全镇铺设胡同467条1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奖补40元,广大群众自觉筹资筹劳,自发铺垫层、埋管道,以600万元的奖补资金撬动1000万元的社会资金,变以往“站着看”为“争着干”。全镇围绕“净、绿、亮、美”四个方面,排查垃圾点位947处,全部建立台账、立行立改;栽植花草树木8万余株,高低搭配、乔灌结合,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进园;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在今年上半年率先做好赵家村、宋村、前游子庄村、张村等4个村的环境整治,计划下半年做好4个村,明年再做5个村,明年年底全镇13个村全部达到“亮起来”“美起来”目标,变“点上净”为“全域美”。

群众主动,实现共建共享。一是增强社会责任。积极探索“党员+农户”等模式,切实提升群众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亲缘、人缘、地缘关系,大力调动乡贤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是激发自治活力。以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为整治思路,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力军作用,持续完善村规民约、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让整治环境、美化村庄、门前“三包”、清理庭院等成为群众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三是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掘一批先锋模范,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推动群众的思想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更加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激发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共同净化维护美丽家园。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赵晓晗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