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濮阳县海通乡立足实际、着眼全局,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扛稳抓牢创建责任,周密系统谋划,全力推动创建工作高起点开局。
深学细悟,准确把握创建要求。市县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海通乡第一时间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逐项学习贯彻解读,辅导相关创建内容,学深悟透文件精神。相继召开乡村干部大会,全面准确解读“五星”支部创建目标、创建任务、创建标准,班子成员第一时间下沉到村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政策“大宣讲”,利用云广播、微信等媒介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深入广泛宣传,在全乡掀起争创“五星”支部活动热潮,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包村干部和党员心底清、目标明、干劲足。
摸清底数,精准对焦创建目标。班子成员深入各村调研摸排村情民意,采取“四访五查”(走访村干部、走访党员代表、走访群众代表、走访网格长,查基本情况、查发展实绩、查工作短板、查特色优势、查党群民意)的方式,做到全覆盖走访、全方位评估。认真做好村基本情况、“五星”支部创建现状采集工作,逐村建立管理档案,对照“五星”支部评定标准进行初步自评。目前,全乡计划“创星”109颗,创建“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4个、“三星”支部15个、“二星”支部18个。
因村施策,全面厘清创建思路。海通乡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强化指导,科学谋划,由乡党委书记负总责、科级干部领办包村抓统筹、村干部分包网格抓落实,结合调研情况,指导各村制订“五星”支部创建规划,建立任务、问题、责任三张清单,梳理出正面、负面两类风险,为精准创建提供有力支撑。各行政村将创星目标任务转化为符合村情实际、可操作性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具体措施,查短板、找弱项,细化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软弱涣散党组织清零,持续推动全乡“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向实处抓、往深处落。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落实“一颗星一个专班”标准,分类施策、精准指导,有针对性地出台培训指导、规划、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群策群力打好创建“组合拳”。
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创建举措。海通乡建立统一的工作台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考核导向、结果导向,建好台账,列好清单,抓好落实,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观摩”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对创建工作较好的村,除听取汇报外,还将采取召开现场会、实地观摩等方式,总结工作经验。创建进度由各服务区书记和分管领导把关,“把脉问诊”找问题,“对症下药”开良方,确保创建工作干在实处、创出特色、走在前列,努力形成“三星”覆盖、“四星”倍增、“五星”不断涌现的局面。
突出亮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海通乡致力于“树亮点”特色造“星”,各支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创建一批领域亮点品牌,“五星”支部创建各有特色,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工作局面。两门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现已形成的油脂产业链,打造集体润滑油脂项目;落实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稳步推进商贸城建设;加强与村内民营企业合作,吸纳50人本地就业;整理坑塘,开发垂钓项目,力促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刘吕邱村大力发展农村观光旅游,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增加社会投资,打造水美乡村、锦鲤小镇。林寨村深化党建引领,在村“两委”的组织带动下,全村22名党员、30余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引擎”协同建“星”,支部与支部之间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优势,合力建“星”,姚家、沙堌堆、刘辛庄党支部结合尚书故里、红色革命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特色,精心构思,加大美丽乡村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共建“生态宜居星”。前康庄、沙窝、后康庄党支部充分挖掘中药材种植、稻虾共养、杂果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潜力,打造现代化农业田园综合体,共建“产业兴旺星”。
下一步,海通乡将进一步强化举措,把“五星”支部创建融入日常、抓在平常,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村级党支部能效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刘刚山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