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而我要说,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我们忽略了风景,熟视无睹罢了。
十年来,我不止一次去过濮阳县黄河湿地保护区渠村乡段,想去偶遇天上的白鹤和白鹭,想去偶遇觅食的水鸟和落难的小鱼。无奈缘浅如斯,我竟然只能用镜头拍下一张远远站在湿地中心的白鹭的倩影,和它飞起时直入云端的从容,然后怅然若失地踩在软软的沙滩上,去邂逅那黄河退潮时留下的金色波纹。
黄河湿地保护区旁的渠村,因拥有黄河渠村分洪闸而闻名。此分洪闸全长749米,一共56个孔,分别代表我国56个民族,有亚洲最大分洪闸、泄洪闸之称。近几年,在濮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水产养殖的背景下,黄河滩区老百姓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水产有龙虾、对虾、阳澄蟹、鲤鱼、鲑鱼等,都是引用黄河水来养的。在渠村喝上一碗正宗的黄河鲤鱼汤,可谓是锦上添花、尽兴而归了。只是我笔拙,太难描述那入喉的美味,只能独自留恋,邀您亲自前往品尝了。
为黄河湿地写点什么,是我很久的想法,但又怕自己单薄的文字不能充分表达黄河湿地的美丽。踌躇再三,我还是写写黄河湿地的水鸟吧。黄河湿地的水鸟,那可是受到省级保护的,尽管已经在此群居了上千年,却如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连濮阳本地人都不太清楚。这岂止是神秘,还充满了遗憾。
濮阳县黄河湿地保护区湿地面积3000余亩,保护区内鸟的种类就有200余种,其中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23种、一级保护飞禽8种、二级保护飞禽30种。每当河潮落下,一群群水鸟从四面八方翩翩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湿地上争先恐后地啄食没能跟上黄河河水步伐而搁浅的小鱼小虾。千万只水鸟此起彼伏,你追我赶,颇是壮观。
你看那一群群白鹤,展翅飞翔,在湿地上空低低滑行,那优美的姿势本身就是一种超自然的景观,可遇而不可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就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孟居观鹤”的由来吧。孟居村是濮阳县渠村乡的一个大村,目前有6000余口人。不知在几千年前,是仙鹤聚集成就了孟居,还是孟居养育了仙鹤,才留下了“孟居观鹤”的传说呢?
你看那豆雁、绿头鸭、斑嘴鸭、秋沙鸭,还有珍贵的鹳鸟、灰鹤、鸳鸯、苍鹭、白鹭也翩翩来此、安家过冬。它们一起群居,互不侵犯,一支队伍便有200余只,飞起时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让湿地的上空充满仪式感。那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犹如天籁梵音,不由得让人举头寻飞鸟、侧耳听鸟鸣、双足陷湿地,不知今夕何年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名句,小孩子都会背诵。诗里说的白鹭,咱这黄河湿地就有很多。落潮后,它们亭亭玉立,在湿地上悠闲地漫步。浅浅的湿地上,清晰地印着它们的爪印,像是一个个“个”字,错落有致地伸向黄河深处……
夜幕来临,草丛一片安详,湿地的水鸟们卧地而眠,发出“簌簌”的声音,偶尔有蟋蟀和昆虫的浅吟低唱来和鸣,倒更像是一首朦胧的催眠曲了。清晨,湿地传来一片“唧唧”鸟语,水鸟们呼朋引伴,展翅飞翔。阳光洒下,波纹相连的淤泥像是被镶上了金边,吸引一队队前往观光采风的文人墨客和驴友骑行观光,在此吟风弄月,浓墨重彩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日暮时分,蓄水养鱼、围堰养鸭的农户悠闲地坐在土地上,点上一根烟,聊一聊滩区搬迁的大事儿和乡邻之间的趣闻,憧憬着搬迁到县城社区的时光,纯朴的脸上洋溢着农民特有的笑容。几千年的黄河滩,人们与黄河为伴,爱黄河,怕黄河,时时刻刻准备着与黄河抗争,千年的不屈早就练就了黄河滩区群众的奋斗精神。趁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前段时间濮阳县委宣传部举办的黄河鱼汤节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使古老的黄河滩又焕发了青春,真正成了金滩、银滩、致富滩。
闲了,就到黄河湿地转转吧。不管是受保护的水鸟还是特色种植、养殖,都会让你驻足留恋,不思归程;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那里都有你需要的诗情画意、静谧安宁,每道风景都会让你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