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送政策 优服务 解难题
我市强力推动企业上市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28 07:45:59   

1648433345(1).png

已在新三板上市的盛源科技公司鸟瞰。段利梅 卢玲玲 摄

上市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杠杆,是壮大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3月23日,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40家,省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2家,省定上市后备企业28家。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开展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今年更是将“实现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的工作目标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当前企业上市进入了最好的政策“窗口期”。

我市抢抓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后备改制一批、申报上市一批”分层推进模式,以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为核心、新三板挂牌为重点、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为补充,出台政策、加强辅导,鼓励引导企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努力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

突出政策支持引导。2021年1月,出台《濮阳市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上市融资的奖励力度,对境内首发股票上市企业的奖励资金由原来的20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对境外首发股票上市企业的奖励由20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2021年12月,出台《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企业上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企业上市制订全面具体的指导帮扶措施,我市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质量显著提高。

补充完善企业上市后备库。围绕聚碳新材料、“两高六新”等重点产业,深入挖掘上市后备资源,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龙头企业、地方支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纳入企业上市后备库,实施动态管理,不断优化后备企业行业分布和产业结构,形成梯次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良好格局。2021年,我市被纳入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的企业又新增4家,总数量达28家。

发挥工作专班作用。积极发挥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专班和县(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工作专班作用,有针对性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推动上市后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加强企业上市培育辅导。通过组织座谈会、上市融资培训、深入企业宣讲等方式,普及资本市场知识,提高企业认识,激发企业主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与沪深交易所河南服务基地、全国股转公司河南基地等的合作,为企业上市培育对象做好对口联络、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工作。2021年,共组织上市挂牌培训指导活动24次,累计培训企业230余家。

引导对接金融资源。鼓励本市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上市后备企业制订综合融资方案,开展灵活多样的组合融资,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贷款、并购贷款、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为开发区天驰药业引进中证焦桐基金投资6000万元;召集中原银行、郑州银行深入宏业控股集团座谈,为企业协调解决19亿元的信贷融资需求问题。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濮耐股份自2008年4月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30.17亿元,建立北京研发中心,收购国内外多家耐火材料企业,进入中国科技名牌500强企业,成为耐火材料行业领军企业。濮阳惠成自2015年6月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11.5亿元,建立了研发中心,实现了新产品研发投产,收购了山东清洋新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实现了规模扩张、质效双升。2021年12月,新三板企业盛源科技成功募集资金2.7亿元,用于15万吨/年顺酐项目建设。这些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募集大量资金,不仅实现了脱胎换骨、长足发展,而且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金融工作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结合我市企业经营实际,进一步加大上市挂牌扶持推进力度,制订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引导,对接优势资源,畅通“绿色通道”,力争年内新增1家上市公司,努力达到2025年底上市企业数量翻番的工作目标。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卢玲玲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