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任务之一,要求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市司法局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荣获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起点,趁势而上,深化提升,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提质增效;以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效能为载体,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拳头,扩大法律服务受益面;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提升队伍能力和形象,打造司法行政铁军。”近日,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宏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抓手,着力打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司法行政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入践行爱民服务承诺事项,提升服务大局、服务民生能力。扛稳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
以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纵深推进法治濮阳(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机制,全面加强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备案制度。持续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规定,开展行政应诉专项培训,组织观摩行政诉讼庭审,实现“出庭出声,出庭出彩”。
以打造黄河法治文化带为抓手,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教育氛围。充分发挥黄河法治文化带法治宣传阵地作用,打造具有濮阳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新品牌。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八五”普法工作之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推动“八五”普法各项指标任务落地见效,积极准备“八五”普法中期验收。
以建设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抓手,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集中整合优化律师、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完善需求调查、工作反馈、服务评价、质量监督机制,探索市级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以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抓手,在规范行政执法上求突破。指导县(区)制订台账、规范程序,做好赋权事项交接工作。统筹资格管理、帮扶指导,确保改革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规范权责清单、岗责体系、执法流程图,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打造一支新时代的行政执法队伍。
以创新矫正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社区矫正特色品牌。进一步深化“正心行动”,实施“一县一品牌”教育矫正战略,打造特色矫正项目,形成品牌效应。督导县(区)全面推行“队建制”执法模式,积极开展社区矫正“账本+清单式”教育矫治活动。
以积极践行“三诊”工作法为抓手,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前移工作重心,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将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处置,做到矛盾纠纷情况明、底数清,早发现、早预防。
以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为抓手,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企业法治需求,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畅通涉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涉企各类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宣讲解读,定期组织律师开展义务法治体检,提升企业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以行政复议繁简分流制度为抓手,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进一步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争议化解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行政复议调解力度,探索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工作室,为人民群众打造一条复议维权的快速通道。记者 陈增勋 通讯员 朱嘉琪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