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筑牢全民健康基石
—— 我市持续推进免费“两癌”“两筛”工作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21 08:10:59   

“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幼健康事关千万家庭幸福安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市妇幼健康工作在省卫健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免费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以下简称“两癌”)、孕产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两筛”),努力提升妇幼健康服务、出生缺陷防治两大体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为推进健康濮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介绍,1至10月底,全市共完成免费宫颈癌筛查21661例、乳腺癌筛查21585例,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2.66%、102.3%;完成预防出生缺陷免费产前超声筛查18543例,筛查率74.63%;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17908例,筛查率72.07%;免费新生儿“两病”筛查22897例,筛查率92.15%;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24652例,筛查率99.21%。通过筛查,确诊乳腺癌14例、宫颈癌15例,超声筛查高风险孕妇17例,血清学筛查高危孕产妇974例,产前诊断异常人数40例,上述病例均得到及时规范的医学处置或转诊治疗。

扎实推进民生实事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两癌’‘两筛’民生实事的推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更多的妇女儿童和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增强了广大妇女的健康意识,让她们从民生实事的受益者转变为民生实事的宣传者、推动者;增强了高风险人群的诊疗意识,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这样总结这项民生实事的现实意义。

市卫健委党组高度重视“两癌”“两筛”民生实事工作,成立了涵盖管理、监督、财务、公卫等多部门的专项工作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生实事的工作进展、绩效考核、资金保障、难点堵点等问题;组成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项目的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结果分析等;结合省、市要求,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县(区)工作目标,科学安排,细化责任,多措并举,有序推进,确保实效。

为了让政策更好地落地生根,市卫健委组织制作健康常识、科普知识等宣教资料,录制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为农村贫困妇女、城市低保家庭及下岗女职工建立“幸福妈妈”微信群,发放围裙、水杯、手提袋等宣传品,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等节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咨询服务,为群众答疑解惑,将民生实事政策及健康防治知识送进机关、送进社区、送进家庭,让免费筛查政策家喻户晓。此举提高了筛查对象对筛查和诊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筛查对象接受随访和就诊转诊的主动性,为实现愿检尽检、不漏一人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政府民生实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为进一步提高筛查和诊断服务的规范性、可及性和便利性,我市依托河南省人才培训项目,先后为筛查机构培训业务骨干113名。针对市县技术力量现状,相关单位邀请郑大一附院、省肿瘤医院专家团队到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和市油田总医院等筛查机构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带教授课。组织市级专家积极开展培训,为确保培训质量,巩固培训效果,对培训人员做到人人考试、人人过关,培训业务骨干568人次。在2021年度省级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决赛中,我市是全省唯一荣获民生实事个人项目“双金”地市。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我市各相关责任单位结合“两癌”“两筛”工作特点,实施科学管理、错峰筛查,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群或电话预约就诊,开展线上健康教育、孕妇课堂、问诊咨询等活动。根据孕妇的孕周情况引导并分时段合理安排筛查时间,避免人群聚集,确保疫情期间妇幼健康服务的连续性。在疫情形势稳定后,各县(区)集中人力等资源,合理安排时间,开展“两癌”筛查攻坚。为方便农村服务对象就医就诊,筛查机构选派优秀专家、配备先进设备,把免费“两癌”筛查体检车开到老百姓家门口,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体验服务。

为确保工作效果,市卫健委坚持动态管理督导,落实定期通报措施,强化月例会制度。对各县(区)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并通报,各县(区)及时剖析原因限时整改,推动工作落实。充分利用月例会时机,组织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业务指导,严格线上加线下质控,实时掌握项目进度。组织专家指导筛查机构加强对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进行追踪随访和转诊管理,确保应筛尽筛和筛查后的有效干预。

强化能力作风建设

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妇幼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风建设至关重要。”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围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需求导向惠民生、服务导向建机制,是妇幼健康事业取得新突破的关键。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足,是制约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短板。近年来,我市将强弱项、补短板、提能力放在妇幼健康工作的首要地位,积极争取国家、省妇幼健康能力提升项目,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濮阳县妇幼保健院、清丰县妇幼保健院、范县妇幼保健院、南乐县妇幼保健院、台前县妇幼保健院均升级为“二级妇幼保健院”,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妇幼健康服务的需求。

随着全面两孩、三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逐年递增,出生缺陷风险随之增加,人民群众对优生优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回应群众期盼,我市坚持需求导向,在推进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建设上发力,在提升能力建设上下劲,连续6年将“两筛”项目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并不断充实扩展项目内容。市妇幼保健院获得产前诊断资质,清丰县妇幼保健院等8家机构取得产前筛查资质,在全省率先实现出生缺陷防治“县级能筛查、市级可诊断”的目标,满足了市域内孕产妇基本需求。

各医疗单位坚持服务导向,坚持动态管理、定期通报、每月例会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两癌”手术“零付费”机制,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对于家庭困难的服务对象实行“零付费”手术治疗,帮助群众申请“阳光母亲”“两癌”救助金,避免其因病致贫。依托信息支撑,建设覆盖市、县、乡、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对妇幼健康服务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提高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作出积极贡献。”该负责人说。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徐晶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