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濮调研讲话指示精神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中原石化持续创新创优——
突破高端隔膜“卡脖子”技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4-18 07:04:32   

1650242939(1).png

中原石化厂区一隅。

4月12日下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中原石化调研,勉励要持续做优、做到高精尖,继续发挥龙头作用,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4月15日,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原石化”)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家纯表示,该公司从建立起就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壮大,一路走来,创新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一次楼阳生书记来濮调研,提出要他们“做到高精尖,继续发挥龙头作用”“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产业集群发展”,这对他们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更加坚定了他们走创新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中原石化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深度融合的大型石化企业,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于1996年建成投产,共有11套生产装置,其中乙烯装置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鲁姆斯技术。该套装置当时全国共引进7套,落地濮阳的这套是中部13省唯一一套,填补了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乙烯工业的空白,为河南发展石化产业奠定了基础。

2011年,该公司又建成60万吨/年S-MTO(甲醇转化制取烯烃)装置。该装置是中国石化首套最先进的示范装置,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甲醇制烯烃全流程工艺技术步入产业化。2017年12月,“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自建立以来,中原石化就把建设科研队伍、自主创新研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截至目前,中原石化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13项,被中国石化命名为“创新型企业”。

自2018年以来,中原石化又把眼光瞄准发展“高特精”产品。科研人员先从锂电池隔膜研发开始,然后开发电容器膜。中原石化首席技师杨雷介绍,电容器膜研发生产过去长期被比利时一家公司垄断,研发出我们自己的电容器膜,就能解决一项重要的“卡脖子”技术。

经过中原石化核心团队四五年的艰苦钻研,数十次各种试验和7次中试,今年3月,中原石化研发的锂电池隔膜料和高端电容器膜料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目前,电容器膜在电力电网的挂网试验已经成功,开始量产。

“我们的产品实现量产后,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而且将进口产品价格由原来的5~6万元/吨降到2万元/吨以下。”杨雷激动地说:“‘一重薄膜两重天’,关键技术掌握在咱们中国人自己手里,就再也不用怕人家卡我们的脖子啦!”

因这一核心技术属于全国唯一,已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目前,中原石化正与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进行深度合作。2021年6月,中原石化还与南方电网、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电西容等成立了“1+10+3”新型电工材料和绿色电力设备创新联合体,旨在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

4月12日下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中原石化调研,对该公司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并勉励其要持续做优、做到高精尖,继续发挥龙头作用,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楼阳生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王家纯表示,目前中原石化直接带动周边18家企业,间接关联31家企业发展。下一步,将持续开发独有的新产品,申请成为省级试验基地、新产品开发基地;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产业链链长制和盟会长制“双长制”,聚力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为濮阳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段利梅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