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横贯县城的东西向排水沟。它西起开发区王助镇,东至马颊河,全长约9公里,是客水东流和县城防内涝的重要河段。那时候我主抓水利工作,每年雨季来临之前,都要顺着赵北沟沿途查看一遍,发现哪里有淤积,就马上进行疏浚。
印象很深的另一个原因,是赵北沟的“臭”。
这条排水沟途经县城西关街、蔡寨村、郭寨村、红卫大队、胜利大队、北关街6个行政村和十几个居民区,沿途居民有几千户之多。那时候的县城雨污不分流,排水设施也很不完善,各种生活废水、人畜粪尿甚至工业废料都直排其中,赵北沟浅浅的水面上总是漂浮着居民随意丢弃的垃圾、旧衣物,甚至动物的尸体,花花绿绿的颜色掩盖不住“漂浮物”发出的难闻的臭味。每年夏季,市长热线的话题总少不了赵北沟这条“臭水沟”。虽然赵北沟每年都搞清淤和治理,可总是好不了几个月,脏、乱、臭还是“涛声依旧”。
赵北沟还曾经短暂地有过“盖子”,就是用彩钢瓦将流经居民区的水面全部罩起来,这样虽然看不到它的脏、乱了,但散发的臭味终得不到根治。记得有一年,我们在北关街一个狭窄处埋设管道,不慎将一处民房撞毁,好在群众理解我们是办好事儿,也没有难为我们。
濮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目标。2015年,开始谋划实施濮阳县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用了几年时间,拆迁改造村居十几个、家属院几十处,惠及几万户群众。搬迁户住进了配套齐全的高楼大厦,从此告别了旱厕、泥路和昏黄的路灯,也告别了这个让人头疼的“臭水沟”——赵北沟。
与此同时,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赵北沟变得宽了、深了,河道沿岸矗立起雕琢精美的石栏杆,栽植了垂柳、国槐、月季等绿植,引来了水鸟和蜻蜓,河水里也开始有鱼儿游动和蛙声阵阵……赵北沟仿佛一个常年流着鼻涕的孩童,一转身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赵北沟这个“小名”已不再适合她,她有了正式的名字:古城河。
如今的古城河,河岸两侧建成了沿河公园,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木栈道上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空气的清新和湿润,享受着在水一方的情思和意境。
绿地上的黄菖蒲、鸢尾、香蒲、芦苇,该婀娜的婀娜,该青翠的青翠,有野鸭穿游在芦苇荡中,长腿的白鹭时不时在浅滩和红柳上起落,还有一种只闻其声、不识其面的云雀,总在夜间和黎明用清脆婉转的鸣叫“呼朋唤友”……昔日的赵北沟,如今的古城河,俨然为人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臭水沟子变成了新景观,棚户区盖成了高楼房。党的初心为群众,群众感谢共产党。”一位老人说起赵北沟的变化,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是啊,办实事、办好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用心用情办事,“赶考”路上还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呢?口述 鲍卫江 整理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