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喜迎二十大 非凡十年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以出彩工信答卷 喜迎二十大召开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23 10:28:30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全力奋战“两个确保”,紧紧围绕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重大部署,凝心聚力,务实重干,确保各项工作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多措并举,全力稳定工业经济高质量运行。近年来,濮阳市工信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市工业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截至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比全省高出2.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坚持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对中原油田等15户规模大、效益好、成长性高的企业重点培育,截至7月份,15家大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85.48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丰利石化、盛源集团、天能集团同比增长126.2%、33.8%、12.7%;制定《濮阳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全市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切实为企业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

image.png

二、提速提质,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濮阳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突出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原有“三大三专”产业体系基础上,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新”产业和氢能、人工智能“两能”未来产业,在全省率先交出“换道领跑”新答卷。围绕聚碳新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1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一链条”“一链长、一联盟、一专班、一部门、一方案、一图谱”,建立“1+6”产业链推进机制,高规格成立15个产业链工作专班,绿色涂料、生物降解材料等10个产业联盟,配套拟定各产业链专班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打造全省产业推进机制“样板间”。依托我市化工产业优势,重点建设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等平台载体,聚焦聚碳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材料、绿色涂料、绿色助剂、非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链,着力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氢能产业以我市被列入省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城市为契机,构建氢能“制、运、储、用”全产业链,打造全省重要的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基地。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形成了以玉米淀粉或秸秆为原料,到生产纤维、被服、可降解购物袋、薄膜、水稻育秧盘等多种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条,已成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绿色涂料产业设立全国首支涂料产业绿色发展引导基金,先后举办2019中国涂料大会、2021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等,相继吸引中国防水材料行业第一品牌东方雨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展辰、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涂料类第1名三棵树等20余家知名涂料企业落户,濮阳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

image.png

三、项目为王,着力增加项目动能。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工业项目攻坚年”活动,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档案化”,精选140个亿元以上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和136个技改扩链项目,逐个拉清单、列节点、建档案,倒工期、倒逼进度。对于项目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至“能力作风建设周调度会”,推动一批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开工、投产。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助推企业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吡咯烷酮系列产品专业生产服务商;盛久糖醇木糖项目开工建设,助力企业成为全国最大木糖生产企业;远东科技丙烷脱氢项目开车成功,是国内首套拥有自主技术的丙烷脱氢生产装置;中科濮原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是国内首套乙烯法制MMA(甲基丙烯酸)的生产装置。全市上下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建材(濮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400吨/日超白光热材料、通用电气陆上风电设备制造等项目先后投产,新希望六和、新疆望京龙新材料等企业相继落户。

image.png

四、延链补链,大力开展产业精准招商。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紧盯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招商能力和水平。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闽台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合作,以行业龙头企业、在谈项目和有投资意向的客商为重点,积极开展对接洽谈。一是突出重大项目招商。以国际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上市公司等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参加中国(河南)——德国产业合作线上对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家进口博览会等活动,加强与德国伍德、施耐德电气、德力西控股、中建材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搞好顶层设计,延链补链强链,引入的立邦等项目,以专业园区为载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项目落地快、成效快,延链蓄势发展态势明显。三是聚焦新兴产业招商。把引进、承接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推动新疆望京龙年产10万吨聚乳酸、20万吨生物降解改性材料等一批项目加快落地。依托濮阳县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以美国通用电气、天顺风能为龙头,加快推进与中材科技等企业合作,着力打造河南省首个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image.png

五、精准施策,倾力擦亮企业服务品牌。持续开展“政企交流面对面”“惠企政策进千企”等活动,深入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企业资金融通、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等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省“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部署,聚焦企业发展的困难瓶颈和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加大企业问题化解力度,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濮阳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2020年,濮阳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2021年共选派921名优秀党员干部深入889个重点企业(项目)开展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资金补贴累计15.01亿元。今年全市包联企业达到2994家,实现了一二三产全覆盖和“四上”企业、小微企业、双创团队等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全覆盖;整合工业经济发展领域系列支持政策,制定出台《濮阳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奖励政策》,对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奖励;制定工业“四保”企业白名单,纳入企业675家,其中省级32家,市级162家,县(区)级481家,确保疫情期间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工、商贸不停业、物流不停运;为企业家发放“贴心服务绿卡”,在全市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六、数字赋能,有力推进产业数字化、产业化。全市形成以天能集团、惠成电子、迈奇化学、沃森科技、蓝星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以开发区为产业集聚中心的发展格局。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5G网络覆盖。建成开通5G基站1384个,实现县城以上城区和乡镇重点区域5G独立组网全覆盖;上云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建成全省工业经济领域第一个综合性工业云平台;累计培育32个省级智能车间、10个省级智能工厂,鲁蒙玻璃、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等3个项目获得河南省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示范项目认定,宏业生物、锐驰高科被评为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大数据智慧生态园、“三创”园区等加快建设,濮阳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明海与中国科学院进行合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突破发展,派亚尼尔、华阳科技、共创科技等持续壮大,研发智慧濮阳、E速通等软件产品30余项。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市工信系统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和高昂的奋进姿态,以敢想敢干的志气、敢破敢立的锐气、敢打敢拼的胆气,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