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喜迎二十大 非凡十年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脱贫硕果促振兴

作者:韩惊涛 李广沛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13 09:4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落实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脱贫减贫和巩固成果成效显著

濮阳市脱贫减贫成效显著,实现31.6万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638个贫困村高标准出列。省级贫困县濮阳县、国家级贫困县范县、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台前县相继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0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488.4元、13515.9元、12763.4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4%、11.2%、11%。

濮阳县、范县、台前县脱贫攻坚普查数据显示,“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均实现了平时吃得饱,肉类、蛋类、奶制品或豆制品想吃随时能吃。

有效防止返贫致贫风险,加大对人均纯收入较低或明显减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农村残疾人家庭、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子女较多、务工就业不稳定、因病因灾因意外造成刚性支出较大等10类返贫致贫风险较高的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进行重点帮扶,实现了“零返贫、零致贫”目标。

产业发展支撑有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濮阳市以项目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的总抓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8.86亿元,因地制宜谋划实施2514个产业扶贫项目。

image.png

濮阳县五星乡“80后海归”乡贤赵德平返乡创业,带领农户建设了集葡樱生态园、乡贤回归创业园、乡贤创业孵化园“三园”为一体的五星生态产业园,图为硕果满枝的阳光玫瑰葡萄

积极探索金融扶贫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模式,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6.14亿元、精准扶贫企业贷款10.2亿元,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image.png

清丰县10万亩优质红薯喜获丰收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政府+基地+合作社+企业+农户+保险”等带贫模式,产业扶贫政策扶持覆盖率由脱贫攻坚战以前的44%提高到100%,脱贫群众户均收入由2107元提高到14057元。

大力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两提一增”行动,每年至少开展2次全市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集中观摩活动,现场打分点评,并将结果在《濮阳日报》等媒体上公布,促使项目建设明显加快。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程中,濮阳市努力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既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又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农民面貌焕然一新。

在硬件建设方面,累计投资114.19亿元,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贫困群众和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165公里,城乡线路总规模达130条,75个乡镇2937个村全部实现通客车。

image.png

“四好农村路”极大方便了农村居民出行

建设农村文化广场2919个,并配套建设健身文化广场,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丹江水润濮阳”项目,全市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

image.png

实施“丹江水润濮阳”工程,全市城乡居民吃上了丹江水

建设村卫生室567个,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大力推进网络覆盖工程,贫困村通宽带率100%。实施电网升级改造,贫困村通动力电率100%、户户通电率100%。90%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村户用厕所改造37.2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和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部达标。着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集体经济的行政村由2012年年底的19.85%提高至目前的100%,村级组织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在软件建设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群众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1.26万场,开展“快乐星期天”主题活动37.8万场,组织“公益演出下基层”演出6287场、“戏曲进乡村”演出2689场,为农村群众送上道道文化大餐。深入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放映主旋律精品电影160部、科教影片96部,2940个行政村已放映公益电影28.2万场次。

image.png

“红色文艺轻骑兵”为农村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建设爱心超市196个,募捐1816万元,鼓励贫困群众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兑商品,激发主动脱贫意识。

image.png

范县濮城镇爱心超市开业

深入开展“六评六比”活动,评选最美婆媳、最美家庭、最美脱贫户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选树脱贫致富模范典型,选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户,制作“红黑门牌”上墙,设立“红黑榜”,坚持不懈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夜校作用,召集脱贫户、党员、群众代表讲解党的政策、村风民风、家风教育等,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和脱贫户内生动力。

image.png

开展文明家庭“六评六比”活动

农民福祉明显提升

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险扶贫等,群众“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濮阳市脱贫群众基本医保参保率100%、慢病签约率100%,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4.09%,“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

image.png

濮阳县习城乡郭寨村脱贫户郭美杰的住房改造后焕然一新

逐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40元,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600元,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聚焦特殊困难群众,探索“邻里照护、日间照料、居村联养、集中托养”四种模式,这一做法在全国推广。

image.png

日间照料中心老人悠闲健身

高度关注农村教育,累计投资15.48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校舍97万平方米,新建周转宿舍3131套。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85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454所。

image.png

“全面改薄”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

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修缮和新建房屋6.8万户。实施滩区居民迁建,在濮范台三县建设集中安置区18个,实现外迁滩区群众2.9万户10.3万人,直接带动1.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

image.png

气势恢弘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

建设扶贫车间348个,带动半劳动力、弱劳动力“足不出户”就业挣钱,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相继在濮阳市召开,推广了濮阳市建设扶贫车间的做法。

image.png

台前县依璐服饰扶贫车间里的农村妇女正在精心缝纫

image.png

在扶贫车间工作的老人,露出脱贫后幸福的喜悦

忆往昔,硕果累累情满怀;看今朝,振兴伟业谱新篇。

如今的濮阳,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濮阳市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居环境,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好,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image.png

脱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再出发




责任编辑:刘循源